《國語辭典》:羽翼 拼音:yǔ yì
1.禽鸟的翅膀。《楚辞。严忌。哀时命》:「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孔子家语。卷五。颜回》:「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
2.辅佐。《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人主之所以自羽翼者,岩穴之士徒也。」汉。枚乘 七发:「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閒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
3.比喻辅佐的人。《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羽翼阴附者众,辐凑于前。」《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陈萧王传。陈思王植》:「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脩等为之羽翼。」
4.党羽。《三国演义》第一○回:「不如仍旧奉之为主,赚诸侯入关,先去其羽翼,然后杀之,天下可图也。」《老残游记》第七回:「若论那些大盗,无论头目人物,就是他们的羽翼,也不作兴有一个被玉太尊捉著的呢。」
2.辅佐。《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人主之所以自羽翼者,岩穴之士徒也。」汉。枚乘 七发:「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閒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
3.比喻辅佐的人。《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羽翼阴附者众,辐凑于前。」《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陈萧王传。陈思王植》:「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脩等为之羽翼。」
4.党羽。《三国演义》第一○回:「不如仍旧奉之为主,赚诸侯入关,先去其羽翼,然后杀之,天下可图也。」《老残游记》第七回:「若论那些大盗,无论头目人物,就是他们的羽翼,也不作兴有一个被玉太尊捉著的呢。」
《國語辭典》:香火 拼音:xiāng huǒ
1.供佛敬神所点的香灯和蜡烛。《南齐书。卷四○。武十七王列传。临贺王子岳》:「延兴建武中,凡三诛诸王,每一行事,高宗辄先烧香火,呜咽涕泣。」《红楼梦》第五四回:「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著拿香火点著了。」
2.祭祀祖先用的香烛。后多用以指子孙或文化的传承者。《警世通言。卷一六。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
3.庙寺中掌理烧香、点灯等杂务的人。《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父亲秦良,十三岁上将他卖了,自己在上天竺去做香火。」
4.盟誓。古人结盟,多设香火以告神。《北齐书。卷一。神武帝纪上》:「兆曰:『香火重誓,何所虑也?』绍宗曰:『亲兄弟尚尔难信,何论香火!』」
5.进香、朝拜之事。如:「这庙里香火很盛。」
2.祭祀祖先用的香烛。后多用以指子孙或文化的传承者。《警世通言。卷一六。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
3.庙寺中掌理烧香、点灯等杂务的人。《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父亲秦良,十三岁上将他卖了,自己在上天竺去做香火。」
4.盟誓。古人结盟,多设香火以告神。《北齐书。卷一。神武帝纪上》:「兆曰:『香火重誓,何所虑也?』绍宗曰:『亲兄弟尚尔难信,何论香火!』」
5.进香、朝拜之事。如:「这庙里香火很盛。」
《國語辭典》:流离(流離) 拼音:liú lí
1.流亡离散。《汉书。卷四五。蒯伍江息夫传。蒯通》:「今刘、项分争,使人肝脑涂地,流离中野,不可胜数。」汉。李陵 〈答苏武书〉:「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
2.光采绚烂的样子。《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曳红采之流离兮,飏翠气之冤延。」汉。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彤彩之饰,徒何为乎?浩浩涆涆,流离烂漫。」
3.眼泪、汗水、血等液体滴流的样子。汉。司马相如 〈长门赋〉:「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三国魏。嵇康 养生论:「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关羽》:「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4.一种青色宝石。明。周婴《卮林。卷六。通焦。离有十六义》:「〈西域传〉曰:『罽宾国出珊瑚、虎魄、流离。孟康曰:『流离,青色如玉。』」也作「璧流离」、「琉璃」。
5.鸟名。枭鸟。《诗经。邶风。旌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汉。毛亨。传:「流离,鸟也。少好长丑,始而愉乐,终以微弱。」唐。孔颖达。疏:「陆玑云:『流离,枭也。』」《正字通。木部》:「枭,鸟生炎州,母妪子百日,羽翼长,从母索食,食母而飞。关西名流离。」也称为「角鸱」、「猫头鹰」、「鸺鹠」、「鸱鸺」。
2.光采绚烂的样子。《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曳红采之流离兮,飏翠气之冤延。」汉。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彤彩之饰,徒何为乎?浩浩涆涆,流离烂漫。」
3.眼泪、汗水、血等液体滴流的样子。汉。司马相如 〈长门赋〉:「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三国魏。嵇康 养生论:「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关羽》:「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4.一种青色宝石。明。周婴《卮林。卷六。通焦。离有十六义》:「〈西域传〉曰:『罽宾国出珊瑚、虎魄、流离。孟康曰:『流离,青色如玉。』」也作「璧流离」、「琉璃」。
5.鸟名。枭鸟。《诗经。邶风。旌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汉。毛亨。传:「流离,鸟也。少好长丑,始而愉乐,终以微弱。」唐。孔颖达。疏:「陆玑云:『流离,枭也。』」《正字通。木部》:「枭,鸟生炎州,母妪子百日,羽翼长,从母索食,食母而飞。关西名流离。」也称为「角鸱」、「猫头鹰」、「鸺鹠」、「鸱鸺」。
《國語辭典》:菩萨(菩薩) 拼音:pú sà
1.佛教用语。梵语bodhisattva的音译,全名为「菩提萨埵」,意译作觉有情。其义有二:一、专指成佛前的悉达多太子。《修行本起经。卷下》:「菩萨见此众生品类,展转相吞,慈心悯伤,即于树下得第一禅。」二、指具备自利、利他的大愿,追求无上觉悟境界,并且已證得性空之理的众生。菩萨所觉悟的境界在佛之下,而在阿罗汉之上。《佛说十地经》卷二:「菩萨既得如是大慈、大悲、大舍意乐已,为欲救拔一切有情,转更访求世出世间诸利益事。」《初刻拍惊案奇》卷八:「弟子虔诚拜祷,伏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使夫妻得相见。」
2.尊称乐善好施的好人。《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小的送他到广东家里,他家亲戚、本家有百十人,都望空谢了老爷的恩典;又都磕小的头,叫小的是『菩萨』。」
2.尊称乐善好施的好人。《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小的送他到广东家里,他家亲戚、本家有百十人,都望空谢了老爷的恩典;又都磕小的头,叫小的是『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