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142,分677页显示  上一页  368  369  370  371  372  374  375  376  37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英才
琼树
负薪
短褐
良人
大隐
齿发
大儒
灵根
双凤
诚能
云雷
禽兽
不义
昂藏
《國語辭典》:英才  拼音:yīng cái
才华特出的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文选。刘孝标。辩命论》:「虽游夏之英才,伊颜之殆庶,焉能抗之哉。」
《漢語大詞典》:琼树(瓊樹)
(1).仙树名。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咀噍芝英兮嘰琼华”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张揖 曰:“琼树生 崑崙 西流沙滨,大三百围,高万仞。”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七五:“琼树扶疏压瑞烟,玉皇朝客满花前。”
(2).形容白雪覆盖的树。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庭列瑶阶,林挺琼树。” 唐 李商隐 《对雪》诗之二:“已随 江令 夸琼树,又入 卢家 妬玉堂。”
(3).树木的美称。 唐 许稷 《赋得风动万年枝》诗:“琼树春偏早,光飞处处宜。晓浮三殿日,暗度万年枝。”
(4).喻品格高洁的人。语本晋书·王戎传:“ 王衍 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伏枕思琼树,临轩对玉绳。” 宋 苏轼 《次韵赵令铄》:“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墻。”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瑶华烦远寄,琼树最相思。”
(5).喻美女。 宋 周邦彦 《黄鹂绕碧树·春情》词:“纵有魏珠照乘,未买得流年住。争如盛饮流霞,醉偎琼树。”
《國語辭典》:负薪(負薪)  拼音:fù xīn
担负薪材。《礼记。少仪》:「问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耕矣,幼则曰能负薪。」《文选。阮籍。诣蒋公》:「负薪疲病,足力不强。」
《國語辭典》:短褐  拼音:duǎn hé
贫贱者所穿,以粗布裁制的衣服。《墨子。鲁问》:「短褐之衣,黎藿之羹。」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往年衣短褐,侣木石,手不知挹,心不知学。」
《國語辭典》:良人  拼音:liáng rén
1.善良、贤良的人。《诗经。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庄子。田子方》:「昔者寡人梦见良人,黑色而髯。」
2.妇人称夫。《孟子。离娄下》:「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幼学琼林。卷二。夫妇类》:「妻称夫曰稿砧,又曰良人。」
3.汉代女官名。即帝王的侍妾。位八百石,爵比左庶长。《汉书。卷九七。外戚传。序》:「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
《漢語大詞典》:大隐(大隱)
(1).指身居朝市而志在玄远的人。 晋 王康琚 《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藪,大隐隐朝市: 伯夷 窜 首阳 , 老聃 伏柱史。” 郁达夫 《舒姑屏题壁》诗:“不知池上 西王母 ,亦忆 东方 大隐无?”
(2).指真正的隐士。 清 黄鷟来 《题毛闇斋采芝图》诗:“大隐不忘世,葆璞天地间。美哉 綺 与 甪 ,采芝於 商山 。”
《國語辭典》:齿发(齒髮)  拼音:chǐ fǎ
牙齿与头发。三国魏。缪袭挽歌〉诗:「形容稍歇灭,齿发行当堕。」唐。白居易 闻行简恩赐章服喜成长句寄之诗:「齿发恰同知命岁,官衔俱是客曹郎。」
《國語辭典》:大儒  拼音:dà rú
道德学问修养极高的学者。《汉书。卷七三。韦贤传》:「贤为人质朴少欲,笃志于学,兼通礼、尚书,以诗教授,号称邹鲁大儒。」
《漢語大詞典》:灵根(靈根)
(1).神木的根。 晋 孙拯 《赠陆士龙》诗:“制动以静,祕景在阴,灵根可栖,乐此隈岑。”
(2).植物根苗的美称。 唐 柳宗元 《种术》诗:“戒徒斸灵根,封植閟天和。” 宋 司马光 《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灵根逐 汉 臣,远自 河 源至。” 明 陈所闻 《懒画眉·月下刘中明招赏牡丹》曲:“一丛凝露在沉香,移得灵根傍锦堂。” 清 秋瑾 《白梅》诗:“淡到罗浮忘色相,謫来尘世具灵根。”
(3).指才德修养。 汉 扬雄 《太玄·养》:“藏心於渊,美厥灵根。” 范望 注:“灵根,道德也。” 宋 黄庭坚 《柳閎展如苏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作诗赠之》:“ 咸池 浴日月,深宅养灵根。”
(4).指有才德的人。 宋 叶适 《祭徐文子侍郎文》:“于时侍郎,卓尔灵根,有光厥师,兼华众门。”
(5).对祖先的敬称。文选·张衡〈南都赋〉:“固灵根於 夏 叶,终 三代 而始蕃。” 李周翰 注:“ 刘累 自 夏 而迁於此,故云‘固灵根於 夏 叶’,终于 殷 周 秦 三代,然后 汉 兴乃蕃盛。”文选·陆机〈叹逝赋〉:“痛灵根之夙殞,怨具尔之多丧。” 刘良 注:“灵根,灵木之根,喻祖考也。”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 李公 ,天子之旧族,朝廷之夙将也。灵根自远,圣族多奇。”
(6).指佛祖。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二:“ 龙树 灵根派别三,家家楖栗不能担。” 刘逸生 注:“灵根,指佛祖,这里具指 龙树 。”
(7).性灵,智慧。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 中国 经二十餘朝之独夫民贼,闭塞其聪明,钳制其言论,灵根尽去,錮疾久成。”
(8).道教指舌根。黄庭内景经·上有章:“灌溉五华植灵根。” 务成子 注:“灵根,舌本也。” 宋 陆游 《病中作》诗:“不忧竖子居肓上,已见真人出面门。力守谁能发底火?深潜自足美灵根。”
(9).借指人的身体。《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宴安消灵根,酖毒不可恪。” 吕延济 注:“《黄庭经》云:‘玉池清水灌灵根,灵根坚固老不衰。’然灵根喻身也。” 唐 吴筠 《览古》诗之六:“荒淫伐灵根,金膏恃延期。”
(10).仙缘。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玩月宫》:“天子与贵妃尘中虽已造业,灵根尚未消尽。”
《漢語大詞典》:双凤(雙鳳)
(1).一对凤凰。 唐 苏颋 《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诗》:“簫鼓宸游陪宴日,和鸣双凤喜来仪。”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凤炭:“ 杨国忠 家以炭屑用蜜捏塑成双凤,至冬月则燃於炉中。” 宋 苏轼 《南乡子·同子野各赋一首》词:“愿作龙香双凤拨,轻拢,长在 环儿 白雪胸。” 傅榦 注引《杨妃外传》:“妃子琵琶,乃寺人 白季贞 使 蜀 还所进,用逻逤檀为之,木温润如玉,光耀可鉴,有金缕红文,蹙成双凤。”
(2).比喻两位才德出众的人。北史·魏兰根传:“ 景义 、 景礼 并有才行,乡人呼为双凤。” 明 杨慎 《双凤二龙》:“ 蔡邕 、 崔实 号双凤, 崔晏 、 许受 号二龙。”《花月痕》第二八回:“无奈 太原 城里,将 韦 韩 称做海内二龙,就把 刘 杜 称做 并州 双凤。”
《漢語大詞典》:诚能(誠能)
指确实有才能的人。荀子·王霸:“人主胡不广焉,无恤亲疏,无偏贵贱,唯诚能之求?”
《漢語大詞典》:云雷(雲雷)
(1).云和雷。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云雷在天,神於百物。” 宋 苏轼 《祈雨僧伽塔祝文》:“噫欠云雷,咳唾雨泽,救焚拯溺,不待崇朝。”《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一日,场内晒了许多麦,倐然云雷大作起来。”
(2).指云纹和雷纹。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云罇刻画云雷之形。” 宋 范成大 《古鼎作香炉》诗:“云雷縈带古文章,子子孙孙永奉常。” 明 李东阳 《台寺夏日》诗:“云雷画壁丹青壮,神鬼虚堂世代遥。” 清 龚自珍 《伪鼎行》:“徒取云雷傅,汝败漆朽壤。”
(3).易·屯:“《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按,《屯》之卦象为《坎》《震》下,《坎》之象为云,《震》之象为雷。因以“云雷”喻险难环境。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道钟《屯》《剥》,世属云雷。” 宋 王禹偁 《刻石为丘行恭赞》序:“圣人创经纶之业,起草昧之时,云雷方兴,《屯》难必作,乃有忠果武勇之士以救之。”
(4).指不吉利的征兆。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遂破戒一醉》词:“ 杜康 初筮,正得云雷。” 邓广铭 笺注:“意谓 杜康 筮仕而得不吉利之《屯卦》,亦即预示酒及造酒之人均将遭受拒絶也。”
(5).易·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屯》之卦象是为云雷聚,云行于上,雷动于下。按《象传》以雨比恩泽,以雷比刑。谓君子观此卦象和卦名,则善于兼用恩泽与刑罚,以经纬国家。南史·张弘策乐蔼等传论:“ 蔼 虽异帷幄之勋,亦讚云雷之业,其当官任事,宠秩不亦宜乎。”
(6).指经纬治理国家的人。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三:“廊庙佇徵于旧德,云雷始洽于新恩。” 金 元好问 《射虎》诗:“得意云雷捲勍敌,回头藜藿但空山。”
(7).行云下雨。 唐 卢纶 《寄赠库部王郎中》诗:“草木承风偃,云雷施泽均。” 刘初棠 校注:“周易·上经乾:‘云行雨施,天下平也。’此易雨为雷,调声以就平仄。”
(8).比喻波涛。波涛翻卷如云,奔腾之声如雷,故称。 宋 苏轼 《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诗:“擘开翠峡走云雷,截破奔流作潭洞。” 金 元好问 《鹳雀崖北龙潭》诗:“云雷皷飞浪,喷薄齐万弩。”
《國語辭典》:禽兽(禽獸)  拼音:qín shòu
1.泛指各种飞禽走兽。《礼记。曲礼上》:「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孟子。滕文公上》:「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2.比喻没有人性的人。如:「衣冠禽兽」。《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只是父亲在家患病,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兽也不如。」
《國語辭典》:不义(不義)  拼音:bù yì
1.不合行为道德。《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不义而强,古人常有。」《三国演义》第八回:「吾与黄祖心腹之交,舍之不义。」
2.不合行为道德的事。《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國語辭典》:昂藏  拼音:áng cáng
气宇轩昂。《聊斋志异。卷一。叶生》:「天下之昂藏,沦落如叶生其人者,亦复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