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87,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检举
寄生
回授
随喜
贤郎
玉声
高盖
有偏
遗弓
借贷
小谢
前茅
归政
偏废
假手
《國語辭典》:检举(檢舉)  拼音:jiǎn jǔ
1.举发他人行为的过失或违法的情事。如:「检举匪谍,人人有责」。《西游记》第二七回:「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
2.捡择举出。宋。苏轼 杭州上执政书:「伏望相公一言,检举成法。自朝廷行下,使五谷通流,公私皆济。」
3.荐举拔用。《续资治通鉴。卷一二八。宋高宗绍兴二十年》:「丙申,诏责受建宁军节度副使、昌化军安置李光,永不检举。」
《國語辭典》:寄生  拼音:jì shēng
1.依附他物生活。《管子。八观》:「有地君国,而不务耕艺,寄生之君也。」《楚辞。东方朔。七谏。初放》:「便娟之脩竹兮,寄生乎江潭。」
2.生物学上指依附于他种生物之活体上,吸收其寄主之养分,供自身生存者,如植物之桑寄生、动物之蛔虫寄生于人体。
《漢語大詞典》:回授(迴授)
转授(官职)。周书·泉企传:“朝廷又以其父临危抗节,乃令袭爵 上洛郡公 ,旧封听回授一子。”《北史·隋纪下·炀帝》:“自今已后,诸授勋官者,并不得回授文武职事。” 宋 洪迈 容斋四笔·京丞相转官:“十二月敕局赏,当得两官,以一回授,一转光禄。”
亦作“廻授”。 古代官员把所得的封赠呈请改授他人。《隋书·达奚长儒传》:“餘勋廻授一子。” 唐 白居易 《为崔相陈情表》:“自去年已来,累有庆泽,凡在朝列,再蒙追荣,或有陈乞,皆许迴授。”旧唐书·李大亮传:“ 大亮 言於 太宗 曰:‘臣有今日之荣, 张弼 力也。所有官爵请迴授。’ 太宗 遂迁 弼 为中郎将。”
《國語辭典》:随喜(隨喜)  拼音:suí xǐ
1.因认同他人某种行为,而生起愉悦、赞许的心,佛教称为「随喜」。唐。般若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
2.参与布施、捐款。《水浒传》第四五回:「弊寺新造水陆堂了,也要来请贤妹随喜。」
3.游玩、参观寺院。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随喜了上方佛殿,早来到下方僧院。」《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七郎同老母进寺随喜,从人撑起伞盖跟后。」
4.随意。《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大王前者行文字天下人进宝,近日进得何宝?将来与子童随喜看之。」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先生既看周易,必然有甚心得去处。老夫随喜观看咱。」
《國語辭典》:贤郎(賢郎)  拼音:xián láng
对他人儿子的敬称。《称谓录》卷六:「贤郎声口不凡,他年怎不作宰相?」《西游记》第四二回:「别的还好惹,孙行者是那样人哩,我贤郎,你不曾会他?」
《漢語大詞典》:玉声(玉聲)
(1).佩玉相击的声音。用以节步。礼记·玉藻:“既服,习容观玉声。” 孔颖达 疏:“既服,著朝服已竟也,服竟而私习仪容,又观容听己珮鸣,使玉声与行步相中适。”《宋书·乐志二》:“多士盈九位,俯仰观玉声。”文献通考·乐十:“故燕乐有大箜篌、小箜篌。音逐手起,曲随弦成,盖若鹤鸣之嘹唳,玉声之清越。”
(2).引申为美妙的声音。 唐 杜牧 《闺情代作》诗:“月照石泉金点冷,凤酣簫管玉声微。”
(3).对他人言语的敬称。战国策·楚策二:“王身出玉声,许万乘之强 齐 ;而不与,负不义於天下。” 汉 袁康 越绝书·内传陈成恒:“今大夫不辱而身见之,又出玉声以教孤,孤赖先人之赐,敢不奉教乎?”
(4).敬称他人的诗文。 唐 令孤楚 《奉和仆射相公酬忠武李相公见寄之作》:“初瞻綺色连霞色,又听金声继玉声。”
《漢語大詞典》:高盖(高蓋)
(1).指高车。 汉 张衡 《东都赋》:“结飞云之袷輅,树翠羽之高盖。” 南朝 齐 谢朓 《鼓吹曲》:“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輈。” 宋 沈遘 《七言送句谌通判颍州》:“朱颜緑鬢出尘土,长缨高盖生清风。”
(2).对他人车驾的敬称。 明 徐渭 《与许口北书》:“昨漫往观煆,因佇柳下,思 叔夜 好此,久之不得其故。遂失候二公高盖,悚惶悚惶。”
(3).借指显贵者。 唐 顾况 《哭从兄苌》诗:“身终一骑曹,高盖者为谁?” 明 唐顺之 《赠王潼谷出守保定》诗:“不为 长城 寄,谁令高盖来。”
《国语辞典》:有偏  拼音:yǒu piān
客气的谦词,先于他人享用时而用。《通俗常言疏證。饮食。有偏》引〈偷鸡梆子腔〉:「二位哥不吃这么?我得罪,有偏了。」
《漢語大詞典》:遗弓(遺弓)
(1).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鬚,龙鬚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鬚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 ,其弓曰乌号。”后以“遗弓”指 黄帝 骑龙升天时坠落的弓。《宋史·乐志十六》:“ 鼎湖 龙去遗弓堕,冠剑鏁深宫。” 清 顾炎武 《登岱》诗:“何人得昇仙,遗弓名乌号。”
(2).据史记·封禅书载,传说 黄帝 骑龙升天时,“堕 黄帝 之弓”。后以“遗弓”为帝王死亡的委婉语。 南朝 梁 沈约 《齐武帝谥议》:“慕切遗弓,哀同遏密。”旧唐书·哀帝纪:“朕祗荷丕图,仰惟先训,方迫遗弓之痛,俯临同轨之期。” 明 唐顺之 《朝谒长陵》诗:“遗弓仙驭远,上食繐帷张。”
(3).吕氏春秋·贵公:“ 荆 人有遗弓者,而不肎索,曰:‘ 荆 人遗之, 荆 人得之,又何索焉?’”后以“遗弓”指丢失而为他人得到对他人也有益处的事物。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悲哉堕世网,去之若遗弓。”
《漢語大詞典》:借贷
谓监守者将自己保管的官物非法送人。《唐律疏议·名例四》释文“借貣”:“谓监临主守,将官物与人也。”
《國語辭典》:小谢(小謝)  拼音:xiǎo xiè
1.南朝宋谢惠连。参见「谢惠连」条。
2.南朝齐谢朓。参见「谢朓」条。
《國語辭典》:前茅  拼音:qián máo
1.称军中的斥候。古代斥候以茅为旌识,看到前方的敌人,则举茅以报告在后面的军队戒备。《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2.考试成绩优良,排名在前面的。如:「他成绩名列前茅,经常担任班上小老师的职务。」《聊斋志异。卷五。郭生》:「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望。」
《漢語大詞典》:归政(歸政)
(1).交还政权。汉书·宣帝纪:“大将军 光 稽首归政,上谦让委任焉。”宋书·徐羡之传:“ 元嘉 二年, 羡之 与左光禄大夫 傅亮 上表归政。”
(2).指将政权移交他人。清史稿·礼志三:“ 乾隆 六年,亲祭 传心殿 ,六十年归政,再行之。”
《國語辭典》:偏废(偏廢)  拼音:piān fèi
偏重或废弃某一方面。如:「工作和娱乐不可偏废,否则必出问题。」晋。陆机〈策问秀才〉:「一气偏废,则万物不得独成。」宋。胡仔《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九。山谷下》:「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读左传,便使人入法度,不敢容易。二书不可偏废也。」
《國語辭典》:假手  拼音:jiǎ shǒu
1.假借他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左传。隐公十一年》:「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隋书。卷七五。儒林传。刘炫传》:「至于公私文翰,未尝假手。」
2.科举时代称代人作文的人。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选司考练,总是假手冒名,势家嘱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