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29,分12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王充作论
泪作珠
作意买山
文作锦
王珣作簿
作长城
弹剑作歌
晁氏忠作祸
作诗瘦
高名合作龙
出而作入而息
临海作
松作大夫
胆作丸
千斛作传
典故
王充作论
 
闭门著书

相关人物
王充


《后汉书》卷四十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王充〉~629~
充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以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著《论衡校释》八十五篇,二十馀万言,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

例句

左思裁赋日,王充作论年。 李峤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典故
冰绡清泪
 
泉客泣
 
泉客泪
  
波泪
 
泣珠人
 
泣珠报恩
 
海上得绡
 
泪作珠
 
泪有鲛人
  
洒泪成珠
 
玉盘进泪
 
珠有泪
  
珠进泪
 
绡夺烟雾
 
蛟人珠
    
鲛人泪
 
鲛人珠
 
鲛人织绡
 
鲛人雨泣
 
鲛宫物
    
鲛盘千点
 
鲛帘
  

《昭明文选》卷五〈赋丙·京都下·吴都赋〉~25~
其荒陬谲诡,则有龙穴内蒸,云雨所储。陵鲤若兽,浮石若桴。双则比目,片则王馀。穷陆饮木,极沈水居。泉室潜织而卷绡,渊客慷慨而泣珠。开北户以向日,齐南冥于幽都。晋·刘逵注:「水居,鲛人水底居也。俗传鲛人从水中出,曾寄寓人家,积日卖绡,绡者,竹孚俞也。鲛人临去,从主人索器,泣而出珠满盘,以与主人。」
《艺文类聚》卷八十四〈宝玉部下·珠〉~437~
《搜神记》曰: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缉绩,其人能泣珠。
《述异记》
南海出鲛绡纱,泉室(指鲛人)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馀金。以为服,入水不濡。
《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宝部二·珠下〉
《博物志》曰:「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简释

鲛人:喻海滨之人。唐刘禹锡《伤秦妹行》:“冯夷翩跹舞渌波,鲛人出听停绡梭。”


例句

兴来下笔到奇景,瑶盘迸洒蛟人珠。 刘商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湘灵悲鼓瑟,泉客泣酬恩。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孟浩然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鲛人远泛渔舟水,鵩鸟閒飞露里天。 张署 赠韩退之

举目凄凉入破门,鲛人一饭尚知恩。 方干 题故人废宅二首之一

今朝欲泣泉客珠,及到盘中却成血。 施肩吾 贫客吟

应缘水府龙神睡,偷得蛟人五色绡。 施肩吾 酬周秀才

龙竹裁轻策,鲛绡熨下裳。 李商隐 玄微先生

江生魂黯黯,泉客泪涔涔。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志士书频照,鲛人杼正催。 李绅 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

鲛人献微绡,曾祝沉豪牛。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杜甫 客从

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 杜甫 渼陂西南台

饔人受鱼鲛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 杜甫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神女花钿落,鲛人织杼悲。 杜甫 雨四首之四

最宜全幅碧鲛绡,自襞春罗等舞腰。 段成式 柔卿解籍戏呈飞卿三首之二

掌中无力舞衣轻,剪断鲛绡破春碧。 温庭筠 张静婉采莲歌

长眉老僧同佛力,咒使鲛人往求得。 卢纶 慈恩寺石磬歌

帝女飞衔石,鲛人卖泪绡。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

鲛人织绡采藕丝,翻江倒海倾吴蜀。 顾况 龙宫操

几回入市鲛绡女,终岁啼花山鹧鸪。 鲍溶 寄福州从事殷尧藩

镜湖女儿嫁鲛人,鲛绡逼肖也不分。 鲍溶 采葛行

典故
不用道林钱
 
不费青蚨买
 
作意买山
 
支公计
 
支遁不惜钱
 
无钱买山
 
西山买白云
  
买山巢由笑
 
买山归老
 
买山而隐
 
买山赀
   
买峰
 
买得前山
 
买青山
 
卖山
 
道林钱
 
钱买山

相关人物
支遁
 
深公


《世说新语》下卷下《排调》
「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五十〈史传部二〉~348~
支遁遣使求买仰山之侧沃洲小岭,欲为幽栖之处。潜答云:「欲来辄给,岂闻巢、由买山而隐遁。」

例句

沃洲能共隐,不用道林钱。 刘长卿 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

支遁初求道,深公笑买山。 孟浩然 宿立公房

于焉已是忘机地,何用将金别买山。 朱庆馀 归故园

失意因休便买山,白云深处寄柴关。 李涉 山居送僧

巢父将许由,未闻买山隐。 李白 北山独酌寄韦六

从乱移家拟傍山,今来方办买山钱。 杜荀鹤 乱后山居

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 白居易 端居咏怀

停桡横水中,举目孤烟外。借问吴溪人,谁家有山卖。 蔡京 假节邕交道由吴溪

须寻最近碧霄处,拟倩和云买一峰。 陆畅 送独孤秀才下第归太白山

终当学支遁,买取个青山。 齐己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之四

王维爱甚难抛画,支遁高多不惜钱。 齐己 题郑郎中谷仰山居

典故
一枝色笔还郭璞
 
丘迟锦
   
梦徵残锦
 
梦淹笔
  
梦与丘迟
 
尺锦才情
 
彩毫还郭璞
  
才减江淹
  
文作锦
 
文章腹,千机锦
 
景阳锦
 
残锦
 
江毫
 
江淹梦
     
江郎锦
 
江锦
 
瑞锦残
 
胸中锦绣
 
腹内胎生异锦
 
蜀锦词华
 
锦段残

相关人物
张协
 
江淹
 
郭璞
 
丘迟


《南史》卷五十九〈江淹列传〉~45~
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云为宣城太守时罢归,始泊禅灵寺渚,夜梦一人自称张景阳,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淹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尽。」顾见丘迟谓曰:「馀此数尺既无所用,以遗君。」自尔淹文章踬矣。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凡所著述,自撰为前后集,并齐史十志,并行于世。尝欲为赤县经以补山海之阙,竟不成。子蔿嗣。

简释

才尽:喻因年老而才思退减。唐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才尽伤形体,病渴污官位。”

江淹梦:指文采不凡。唐方干《再题路支使南亭》:“睡时分得江淹梦,五色毫端弄逸才。”


例句

锦窠不是寻常锦,兼向丘迟夺得来。 司空图 少仪

都缘有意重熏裛,更洒江毫上玉堂。 吴融 薛舍人见徵恩赐香并二十八字同寄

云生五色笔,月吐六钧弓。 吴融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

睡时分得江淹梦,五色毫端弄逸才。 方干 再题路支使南亭

征南幕下带长刀,梦笔深藏五色毫。 李商隐 江上忆严五广休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李商隐 牡丹

若无江氏五色笔,争奈河阳一县花。 李商隐 县中恼饮席

未把彩毫还郭璞,乞留残锦与丘迟。 李群玉 寄长沙许侍御

五色毫挥成涣汗,百寮班下独从容。 李频 贺同年翰林从叔舍人知制诰

雕章五色笔,紫殿九华灯。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老去才难尽,秋来兴甚长。 杜甫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

才尽伤形体,病渴污官位。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画图规阵势,梦笔纪山行。 卢纶 雪谤后书事上皇甫大夫

正哭阮途归未得,更闻江笔赴嘉招。 罗邺 闻友人入越幕因以诗赠

少瑜镂管丘迟锦,从此西垣使凤凰。 罗隐 送陆郎中赴阙

新经梦笔夜,才比弃繻年。 耿湋 送郭秀才赴举

既与丘迟梦,深知卓氏功。 萧昕 临风舒锦

我恐江淹五色笔,作不立此碑之碑文不得。 贯休 上荆南府主三让德政碑

何妨成五色,永愿助风骚。 贯休

内人未识江淹笔,竟问当时不早求。 黄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三首

何妨寄我临池兴,忍使江淹役梦劳。 齐己 寄黄晖处士

典故
佐军髯短
 
参军髯
 
王珣作簿
 
王珣短簿
 
郗超
 
郗超髯
 
相关人物
王珣
 
郗超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宠礼〉~723~
王珣、郗超并有奇才,为大司马所眷拔。珣为主簿,超为记室参军。超为人多须,珣状短小。于时荆州为之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例句

明日郗超会,应思下客同。 司空曙 酬郑十四望驿不得同宿见赠因寄张参军

王粲名虽重,郗超髯未长。 李端 送从叔赴洪州

佐军髯尚短,掷地思还新。 李端 送郭参军赴绛州

御史新骢马,参军旧紫髯。 杜甫 送张二十参军赴蜀州因呈杨五侍郎

玉勒侍行襜,郗超未有髯。 卢纶 送张调参军侍从归觐荆南因寄长林司空十四曙

王珣作簿公曾喜,刘表为邦客尽依。 许浑 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楼燕二首

髯参与短簿,始为一吟看。 贯休 寄景判官兼思州叶使君

美似郗超终有日,去依刘表更何疑。 贯休 送罗邺赴许昌辟

典故
作长城
 
城如道济
 
塞上长城
 
坏长城
 
江左长城
  
长城君自坏
 
长城坏
 
长城自坏
 
隳道济

相关人物
檀道济


《宋书》卷四十三〈檀道济列传〉~343~
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太祖寝疾累年,屡经危殆,彭城王义康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可复制。十二年,上疾笃,会索虏为边寇,召道济入朝。既至,上间。十三年春,将遣道济还镇,已下船矣,会上疾动,召入祖道,收付廷尉。诏曰:「檀道济阶缘时幸,荷恩在昔,宠灵优渥,莫与为比。曾不感佩殊遇,思答万分,乃空怀疑贰,履霜日久。元嘉以来,猜阻滋结,不义不昵之心,附下罔上之事,固已暴之民听,彰于遐迩。谢灵运志凶辞丑,不臣显著,纳受邪说,每相容隐。又潜散金货,招诱剽猾,逋逃必至,实繁弥广,日夜伺隙,希冀非望。镇军将军仲德往年入朝,屡陈此。朕以其位居台铉,豫班河岳,弥缝容养,庶或能革。而长恶不悛,凶慝遂遘,因朕寝疾,规肆祸心。前南蛮行参军庞延祖具悉奸状,密以启闻。夫君亲无将,刑兹罔赦。况罪衅深重,若斯之甚。便可收付廷尉,肃正刑书。事止元恶,馀无所问。」于是收道济及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司徒从事中郎粲、太子舍人隰、征北主簿承伯、秘书郎遵等八人,并于廷尉伏诛。又收司空参军薛彤,付建康伏法。又遣尚书库部郎顾仲文、建武将军茅亨至寻阳,收道济子夷、邕、演及司空参军高进之诛之。薛彤、进之并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以比张飞、关羽。初,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

简释

万里长城:喻捍卫祖国的大将。唐贺知章《送人之军》:“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例句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 姚合 送邢郎中赴太原

树比公孙大,城如道济长。 张九龄 钱王尚书出边

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 杜牧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典故
依人弹铗
  
先生弹铗
 
出有车
 
出无车
 
剧弹剑铗
  
剑铗悲歌
 
吴鱼
 
叹无车
 
孟尝君黄齑社
 
孟尝鱼
  
弹剑作歌
  
弹铗思鱼
 
弹铗无舆
 
弹长铗
 
待食鱼
 
耻弹门下铗
 
愧有鱼
 
歌长铗
  
归来长铗
 
归长铗
 
无鱼弹铗
 
葛鱼
 
贫铗为谁谭
 
长剑归来
  
长铗依人
 
长铗忘贫
 
长铗歌
 
长铗歌弹
  
长铗涩
 
食有鱼
   
食鱼心
  
冯谖有鱼
  
冯驩
 
冯驩弹铗
 
驩弹铗

相关人物
田文(孟尝君)
 
冯谖(冯驩)


《战国策》卷十一〈齐四·齐人有冯谖者〉~395~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柰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韨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2359~
初,冯驩闻孟尝君好客,蹑蹻而见之。孟尝君曰;「先生远辱,何以教文也?」冯驩曰:「闻君好士,以贫身归于君。」孟尝君置传舍十日,孟尝君问传舍长曰:「客何所为?」答曰:「冯先生甚贫,犹有一剑耳,又蒯缑。弹其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迁之幸舍,食有鱼矣。五日,又问传舍长。答曰:「客复弹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舆』。」孟尝君迁之代舍,出入乘舆车矣。五日,孟尝君复问传舍长。舍长答曰:「先生又尝弹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不悦。

简释

冯谖有鱼:指贤士怀才未遇,或反指受器重。宋苏轼《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犀首正缘无事饮,冯援应为有鱼留。”


例句

不知弹铗客,何处感新恩。 于武陵 过侯王故第

此来多愧食鱼心,东阁将辞强一吟。 刘沧 入关留别主人

后时长剑涩,斜日片帆孤。 刘长卿 送李七之笮水谒张相公

匣留弹罢剑,床积读残书。 乔知之 哭故人

田子莫嫌弹铗恨,宁生休唱饭牛歌。 姚岩杰 报颜标

郭隗惭无骏,冯谖愧有鱼。 宋璟 奉和圣制璟与张说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赐诗应制

山川不异江湖景,宾馆常闻食有鱼。 张蠙 送卢尚书赴灵武

弹铗动深慨,浩歌气横秋。 戴叔伦 从军行

侯门昔弹铗,曾共食江鱼。 方干 滁上怀周贺

寒潭是处清连底,宾席何心望食鱼。 方干 赠处州段郎中

门前下客虽弹铗,溪畔穷鱼且曝腮。 朱湾 逼寒节寄崔七

粝食空弹剑,亨衢讵置锥。 李商隐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李白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李白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之一

长剑复归来,相逢洛阳陌。 李白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李白 行路难三首之二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 李白 赠友人三首

安知慕群客,弹剑拂秋莲。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李白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唯念贤哉崔大让,可怜无事不歌鱼。 杜牧 寄浙西李判官

高冠馀肯赋,长铗子忘贫。 柳宗元 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

何幸腐儒无一艺,得为门下食鱼人。 欧阳詹 述德上兴元严仆射

当时若不听弹铗,那得关门半夜开。 汪遵 函谷关

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 王昌龄 代扶风主人答

城下秋江寒见底,宾筵莫讶食无鱼。 羊士谔 郡中即事三首

曾侍晚斋吟对雪,又容华馆食兼鱼。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客里冯谖剑,歌中宁戚牛。 钱起 新丰主人

扣角干名计已疏,剑歌休恨食无鱼。 韦庄 游东远归

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学鸣鸡。 韩偓 故都

前陈百家书,食有肉与鱼。 韩愈 招杨之罘

富钩徒有想,贫铗为谁弹。 骆宾王 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已

穷经不沾用,弹铗欲谁申。 骆宾王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 高适 行路难二首

典故
晁氏忠作祸

相关人物
晁错

参考典故
诛错为名


《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列传·晁错〉~2302~
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彊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例句

晁氏有恩忠作祸,贾生无罪直为灾。 杜牧 闻开江相国宋下世二首

典故
作诗瘦
 
嘲饭颗
  
子美瘦
 
山头杜甫
 
杜甫山
 
瘦如饭颗
 
瘦拾遗
 
相逢瘦
 
诗中瘦
 
饥吟饭颗山
 
饭山嘲
 
饭山瘦
 
饭颗嘲杜甫
 
相关人物
李白
 
杜甫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文苑列传下·杜甫〉~5055~
天宝末诗人,甫与李白齐名,而白自负文格放达,讥甫龌龊,而有饭颗山之嘲诮。
《本事诗·高逸》
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齐名,先后合德。其论诗云:「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与!」故陈、李二集,律诗殊少。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故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
《六一诗话》
李白〈戏杜甫〉云:「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太瘦生」,唐人语也,至今犹以「生」为语助,如「作?生」、「何似生」之类是也。
典故 
交朋不成龙
 
成龙让邴
 
华歆
 
高名合作龙
  
相关人物
管宁
 
华歆
 
邴原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华歆传〉~402~
「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德行〉~2~
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魏志华歆传》曰:「臣松之以为邴根矩之徽猷懿望,不必有愧华公;管幼安含德高蹈,又恐弗当为尾。魏略此言未可以定其先后也。」又引洪亮吉《四史发伏》九曰:「案时人号三人为一龙,其头腹尾盖以齿之长幼而定。考歆卒于太和五年。魏书云年七十五。宁卒于正始二年,年八十四。是歆长宁一年。邴原之年虽无可考,以时人之称谓及宁传中三人次序度之,原当幼于歆,长于宁也。时人以三人相善而齐名,不当即分优劣,故以年之前后为定。松之乃云原不应后歆,宁复勿当为尾,误矣。」

例句

往还谁是龙头人,公主遣秉鱼须笏。 李贺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

班资冠鸡舌,人品压龙头。 罗隐 寄礼部郑员外

华表柱头还有鹤,华歆名下别无龙。 黄滔 寄杨赞图学士(学士与元昆俱以龙脑登选)

典故
出而作入而息
 
尧民击壤
 
尧舜力
  
天子力
   
击壤世
 
击壤情
 
击壤乐
  
击壤讴
 
歌帝尧
 
歌击壤
 
知帝力
 
葛帝力
 
咏陶唐
 
颂虞唐

相关人物
 


《论衡校释》卷八〈艺增〉~388~
论语曰:「大哉!尧之为君也,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传曰:「有年五十击壤于路者,观者曰:『大哉!尧之德乎!』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此言荡荡无能名之效也。
《太平御览》卷八十〈皇王部五·帝尧陶唐氏〉~50~2~
《帝王世纪》曰:……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十老人击壤于道。观者叹曰:「大哉帝之德也!」老人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

简释

击壤歌:称颂帝王治国有方。南朝陈张正见《从籍田应衡阳王教作五章》之五:“幸承滥吹末,击壤自为歌。”


例句

击壤将何幸,裴回望九门。 崔枢 赐耆老布帛(一作张复元诗)

野洽如坻咏,途喧击壤讴。 李峤 晚秋喜雨

宁知帝王力,击壤自安贫。 李峤

壤歌唯海甸,画角自山楼。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苟伸击壤情,机事息秋豪。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比屋初同俗,垂恩击壤人。 杨嗣复 仪凤

小臣空击壤,沧海是恩波。 杨巨源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

多惭击壤曲,何以荅尧聪。 权德舆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

赓歌禹功盛,击壤尧年丰。 武元衡 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未尝肯问天,何事须击壤。 王维 偶然作六首之一

幸同击壤乐,心荷尧为君。 王维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之一

候时勤稼穑,击壤乐农功。 薛存诚 膏泽多丰年

击壤翁知否,吾皇即帝尧。 贯休 寿春进祝圣七首大兴三教

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鲍防 元日早朝行(见鲍溶集旌旗以下。缺三字。下有断尔春风前。直如朱绳非尔姘二句。师旷以下句俱无。)

何当一雨苏我苗,为君击壤歌帝尧。 齐己 苦热行

典故
初发强中
 
临海作

相关人物
谢灵运


《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
灵运既东还,与族弟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泰山羊璿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

例句

别后遥传临海作,可见羊何共和之。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初发强中作,题诗与惠连。 李白 送二季之江东

典故 
五株封
 
五株树
 
五树松
 
大夫封
 
大夫材
  
大夫树
 
始皇封松
 
封松
 
松作大夫
 
秦官
  
秦封大夫
 
秦封树
 
秦帝封
 
秦王封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242~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
《艺文类聚》卷八十八〈木部上·松〉~52~
《汉官仪》曰。秦始皇上封太山。逢疾风暴雨。赖得松树。因复其道。封为大夫松也。

简释

大夫松:咏松树,或喻受恩遇。唐鲍溶《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清跸间过素王庙,翠华高映大夫松。”


例句

寄怀丞相业,因擢大夫材。 唐扶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

风高大夫树,露下将军药。 张说 药园宴武辂沙将军赋得洛字

昔闻咸阳帝,近说稽山侬。或者仙人号,或以大夫封。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野鹤随君子,寒松揖大夫。 李商隐 西溪

丁固梦时还有意,秦王封日岂无心。 王睿

山苗不可荫,孤直俟秦封。 白行简 贡院楼北新栽小松

桃源迷汉姓,松树有秦官。 卢照邻 酬扬比部员外暮宿琴堂朝路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封。 陆贽 禁中春松

清跸间过素王庙,翠华高映大夫松。 鲍溶 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

典故 
熊丸助读
 
胆作丸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三〈柳公绰列传·仲郢〉~5023~
仲郢字谕蒙。母韩,即皋女也,善训子,故仲郢幼嗜学,尝和熊胆丸,使夜咀咽以助勤。
典故
丁仪米
 
千斛作传
 
千斛米

相关人物
丁仪
 
陈寿


《裴子语林》~8~
陈寿将为国志,谓丁梁州曰:『若可觅千斛米见借,当为尊公为佳传。』丁不与米,遂以无传。
《晋书》卷八十二〈陈寿列传〉~237~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及蜀平,坐是沈滞者累年。司空张华爱其才,以寿虽不远嫌,原情不至贬废,举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补阳平令。撰蜀相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张华深善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所重如此。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

简释

千斛米:喻指为身后留名而行贿索贿。宋苏轼《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馆……》:“门外想无千斛米,墓中知有百年人。”

《漢語大詞典》:泉客珠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九:“ 南海 外有鮫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后因以“泉客珠”泛指珍珠。 唐 杜甫 《客从》诗:“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唐 施肩吾 《贫客吟》:“今朝欲泣泉客珠,及到盘中却成血。”
分類:珍珠
《漢語大詞典》:泪绡(淚綃)
即鲛绡。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 唐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诗:“帝女飞衔石,鮫人卖泪綃。”
分類:鲛绡鲛人
《國語辭典》:珠泪(珠淚)  拼音:zhū lèi
泪滴如珠。唐。李白〈学古思边〉诗:「相思杳如梦,珠泪湿罗衣。」《红楼梦》第七三回:「不料这几句话更提起黛玉初来时和宝玉的旧事来,一发珠泪连绵起来。」
《漢語大詞典》:蛟女绢(蛟女絹)
指 唐 时 岭 南所贡的生丝织物。蛟女,借指 岭 南妇女。蛟,通“ 鮫 ”。 唐 元稹 《和乐天送客游岭南二十韵》:“贡兼蛟女绢,俗重语儿巾。”参见“ 蛟綃纱 ”。
分類:生丝织物
《漢語大詞典》:蛟绡纱(蛟綃紗)
传说鲛人所织的丝织品。蛟,通“ 鮫 ”。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南海出蛟綃纱,泉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餘金,以为服,入水不濡。”
《國語辭典》:鲛人(鮫人)  拼音:jiāo rén
传说居住在南海中的人鱼。善织绢纱。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二:「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漢語大詞典》:鲛人泣珠(鮫人泣珠)
典出洞冥记:“﹝ 吠勒国 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於鮫人之舍,得泪珠,则鮫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后以“鮫人泣珠”谓神话传说中的鲛人能流出泪珠化作珍珠。镜花缘第二十回:“此地既无城郭,这些妇人都以桑林为居,以桑为食,又能吐丝,倒像鮫人泣珠光景。”
《漢語大詞典》:鲛工(鮫工)
传说中织制鲛绡的鲛人。 唐 皮日休 《奉酬鲁望见答鱼笺之什》诗:“轻如隐起腻如飴,除却鮫工解製稀。”参见“ 鮫人 ”。
分類:鲛绡鲛人
《國語辭典》:鲛人(鮫人)  拼音:jiāo rén
传说居住在南海中的人鱼。善织绢纱。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二:「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漢語大詞典》:鲛泪(鮫淚)
(1).犹眼泪。 明 王世贞 《哭李于鳞一百二十韵》:“满掬挥鮫泪,轻裘渍酒绵。”参见“ 鮫珠 ”。
(2).龙眼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龙眼
分類:龙眼眼泪
《漢語大詞典》:鲛珠(鮫珠)
(1).神话传说中鲛人泪珠所化的珍珠。 清 刘大櫆 《山中与诸昆及王设参谢师其夜酌》诗:“日落沉鮫珠,月昇荐 和 璧。”
(2).比喻泪珠。 宋 刘辰翁 《宝鼎现·丁酉元夕》词:“灯前拥髻,暗滴鮫珠坠。”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摧落》:“空怀 楚 玉,浪泣鮫珠,前程渐迫,后事难摹。” 清 陈维嵩 《石州慢·题家别驾亦人孝感册并感旧游》词:“詎知别后,使君风木衔悽,书来双袖鮫珠惹。”
(3).比喻雨珠、水珠。 明 唐顺之 《送程翰林松溪谪居朝阳》诗之三:“ 朝阳 何所似?云水日氤氲。白昼鮫珠落,青天蜃阁分。” 清 曹寅 《钱塘晓潮》诗:“须臾庙中白马出,鮫珠四洒腥瑟瑟。”
《漢語大詞典》:鲛珠(鮫珠)
(1).神话传说中鲛人泪珠所化的珍珠。 清 刘大櫆 《山中与诸昆及王设参谢师其夜酌》诗:“日落沉鮫珠,月昇荐 和 璧。”
(2).比喻泪珠。 宋 刘辰翁 《宝鼎现·丁酉元夕》词:“灯前拥髻,暗滴鮫珠坠。”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摧落》:“空怀 楚 玉,浪泣鮫珠,前程渐迫,后事难摹。” 清 陈维嵩 《石州慢·题家别驾亦人孝感册并感旧游》词:“詎知别后,使君风木衔悽,书来双袖鮫珠惹。”
(3).比喻雨珠、水珠。 明 唐顺之 《送程翰林松溪谪居朝阳》诗之三:“ 朝阳 何所似?云水日氤氲。白昼鮫珠落,青天蜃阁分。” 清 曹寅 《钱塘晓潮》诗:“须臾庙中白马出,鮫珠四洒腥瑟瑟。”
《漢語大詞典》:鲛丝(鮫絲)
鲛绡。 唐 李商隐 《玄微先生》诗:“龙竹裁轻策,鮫丝熨下裳。” 宋 柳永 《临江仙引》词:“鮫丝雾吐渐收,细腰无力转娇慵。” 清 毛奇龄 《诏观西洋国所进狮子敬制长句纪事》:“鱼眼看波射水红,鮫丝织浪翻云紫。”
分類:鲛绡
《國語辭典》:鲛绡(鮫綃)  拼音:jiāo xiāo
1.传说中鲛人所织的丝绢、薄纱。唐。李峤 诗:「妙夺鲛绡色,光腾月扇辉。」唐。温庭筠〈张静婉采莲歌〉:「掌中无力舞衣轻,剪断鲛绡破春碧。」
2.丝制手帕、手绢。唐。唐彦谦 无题诗一○首之一○:「云色鲛绡拭泪颜,一帘春雨杏花寒。」宋。陆游钗头凤。红酥手〉词:「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國語辭典》:买山(買山)  拼音:mǎi shān
购买山地田舍。比喻归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唐。温庭筠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诗:「谁言有策堪经世,自是无钱可买山。」
《漢語大詞典》:买山钱(買山錢)
为隐居而购买山林所需的钱。 唐 刘禹锡 《酬乐天闲卧见忆》诗:“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流徙分途》:“我那老爷呵,官居清白,无有买山钱。” 清 赵翼 《园居》诗之一:“必待买山钱,始慰栖巖志。”参见“ 买山 ”。
《國語辭典》:买山(買山)  拼音:mǎi shān
购买山地田舍。比喻归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唐。温庭筠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诗:「谁言有策堪经世,自是无钱可买山。」
《漢語大詞典》:买山隐(買山隱)
谓退隐。 宋 朱熹 《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词:“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鍊丹成。” 清 金农 《怀人绝句》之二十:“闻説休粮买山隐,白髭鬚称罢官人。”参见“ 买山 ”。
分類:退隐
《國語辭典》:买山(買山)  拼音:mǎi shān
购买山地田舍。比喻归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唐。温庭筠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诗:「谁言有策堪经世,自是无钱可买山。」
《漢語大詞典》:五色毫
五色笔。 唐 方干 《再题路支使南亭》诗:“睡时分得 江淹 梦,五色毫端弄逸才。” 明 屠隆 《綵毫记·散财结客》:“长物浮云,不散还须耗,留取花生五色毫。”详“ 五色笔 ”。
分類:五色笔
《國語辭典》:五色笔(五色筆)  拼音:wǔ sè bǐ
南朝梁江淹,素以诗文显。一日梦郭璞索笔,探怀取五色笔授之,后作诗绝无佳句,时人称其才尽。见《南史。卷五九。江淹传》。后以五色笔比喻文才。
《國語辭典》:五色笔(五色筆)  拼音:wǔ sè bǐ
南朝梁江淹,素以诗文显。一日梦郭璞索笔,探怀取五色笔授之,后作诗绝无佳句,时人称其才尽。见《南史。卷五九。江淹传》。后以五色笔比喻文才。
《國語辭典》:梦笔(夢筆)  拼音:mèng bǐ
晋朝王珣梦见一枝大笔,醒来,告诉人说将有大事发生。不久,皇帝驾崩,所有哀册谥文皆由王珣起草。典出《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后比喻才思敏捷,文章华美。唐。李商隐 江上忆严五广休诗:「征南幕下带长刀,梦笔深藏五色毫。」
《高级汉语词典》:彩笔
彩色笔。即彩笔
分类:彩笔
《漢語大詞典》:才尽(才盡)
谓才思衰退枯竭。宋书·鲍照传:“上好为文章,自谓物莫能及, 照 悟其旨,为文多鄙言累句,当时咸谓 照 才尽,实不然也。”梁书·江淹传:“ 淹 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时人皆谓之才尽。” 清 龚自珍 《才尽》诗:“才尽不吟诗,非关象喙危。” 叶圣陶 《〈叶圣陶选集〉自序》:“现在要我写过去写的那类小说,我还是能写,而且不至于太差,古来‘才尽’的说法未必一定靠得住。”
《國語辭典》:江淹梦笔(江淹夢筆)  拼音:jiāng yān mèng bǐ
江淹少有文才,以诗名显于天下。相传晚年时曾梦见郭璞索回寄放其处的五色笔,自此江淹作诗绝无佳句。后以江淹梦笔比喻文思泉涌,擅作诗文。元。白朴小石调。又是红轮西坠套。么篇〉:「宋玉悲秋愁闷,江淹梦笔寂寞。」
《國語辭典》:江淹才尽(江淹才盡)  拼音:jiāng yān cái jìn
比喻文思枯竭,无法再创佳句。参见「江郎才尽」条。《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此老下笔数千言,不由思索。三年后,也就不同了。正是江淹才尽,两句诗不曾终韵。」
《國語辭典》:江淹才尽(江淹才盡)  拼音:jiāng yān cái jìn
比喻文思枯竭,无法再创佳句。参见「江郎才尽」条。《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此老下笔数千言,不由思索。三年后,也就不同了。正是江淹才尽,两句诗不曾终韵。」
《漢語大詞典》:江淹笔(江淹筆)
传说 南朝 梁 江淹 少时,梦人授以五色笔,故文采俊发。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七引《南史。梁江淹》。后以“江淹笔”比喻杰出的文才或文才出众者。 唐 黄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诗之三:“内人未识 江淹 笔,竟问当时不早求。” 明杨珽《龙膏记·下狱》:“白日无光,况復当昏黯。 江淹 笔可传, 邹阳 才可攀,嘆谁人能解今朝难?”亦省作“ 江笔 ”。 唐 罗邺 《闻友人入越幕因以诗赠》:“正哭 阮 途归未得,更闻 江 笔赴嘉招。” 唐 黄滔 《与薛推先辈启》:“今者先辈提 江 笔以云飞,掷 孙 金而羽化,贤愚塞望,远近腾声。”
《漢語大詞典》:江笔(江筆)
见“ 江淹笔 ”。
《漢語大詞典》:江淹笔(江淹筆)
传说 南朝 梁 江淹 少时,梦人授以五色笔,故文采俊发。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七引《南史。梁江淹》。后以“江淹笔”比喻杰出的文才或文才出众者。 唐 黄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诗之三:“内人未识 江淹 笔,竟问当时不早求。” 明杨珽《龙膏记·下狱》:“白日无光,况復当昏黯。 江淹 笔可传, 邹阳 才可攀,嘆谁人能解今朝难?”亦省作“ 江笔 ”。 唐 罗邺 《闻友人入越幕因以诗赠》:“正哭 阮 途归未得,更闻 江 笔赴嘉招。” 唐 黄滔 《与薛推先辈启》:“今者先辈提 江 笔以云飞,掷 孙 金而羽化,贤愚塞望,远近腾声。”
《漢語大詞典》:髯参(髯參)
“髯参军”的省称。 晋 郄超 为 桓温 记室参军,多髯,时人称“髯参军”。后用以称记室参军。 唐 李逢吉 《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狐员外当直之作》:“曾驱爪士三边静,新赠 髯参 六义穷。” 金 元好问 《闻希颜得英府记室》诗:“近得 髯参 信,知从 兔苑 游。”参见“ 髯参军 ”。
《漢語大詞典》:髯参军(髯參軍)
(1). 晋 郄超 的别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宠礼:“ 王珣 、 郗超 竝有奇才,为大司马所眷拔。 珣 为主簿, 超 为记室参军, 超 为人多须, 珣 状短小。于时 荆州 为之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2).羊的别名。《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异名》引 晋 崔豹 古今注:“羊曰美髯主簿、髯参军。”
分類:
《國語辭典》:万里长城(萬里長城)  拼音:wàn lǐ cháng chéng
1.中国古代伟大的工程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西元前770~476),今存者为明代所修建。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辽宁丹东鸭绿江畔的虎山口,横亘甘肃、宁夏、陕西、山西、蒙古、河北、辽宁等地。沿线险要或交通要冲都设有关口,如山海关、居庸关、娘子关等。简称为「长城」。
2.比喻国家的栋梁。《南史。卷一五。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明。陈忱《水浒后传》第一二回:「吞圭既丧,坏了万里长城,国中精锐已尽,如何是好?」也称为「长城」。
《國語辭典》:长城(長城)  拼音:cháng chéng
1.万里长城的简称。参见「万里长城」条。
2.比喻国家的栋梁。如:「每一个为国效力的人,皆是国家的长城。」也称为「万里长城」。
3.比喻势力、地位等。如:「自毁长城」。
《漢語大詞典》:倚柱
(1).靠在柱子上。战国策·燕策三:“ 軻 ( 荆軻 )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夏侯太初 尝倚柱作书。”
(2).据战国策·齐策四载, 齐 人 冯谖 客于 孟尝君 ,左右贱之,食以草具。 冯谖 倚柱弹其剑而歌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 孟尝君 命左右食之。有顷, 冯谖 复歌曰:“长鋏归来乎!出无车。” 孟尝君 命左右为之驾。后有顷, 冯谖 又歌曰:“长鋏归来乎!无以为家。” 孟尝君 乃使人给其老母食用,无使乏。于是 冯谖 不复歌。后因以“倚柱”谓辞家求宦,不能侍亲于膝下。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实之用前韵为老者寿戏答》词:“老去聊攀 莱子 例,倒著斑衣戏舞。记田舍、火鑪头语。肘后黄金腰下印,有高堂、未敢将身许。且扇枕,莫倚柱。”
(3).倚靠的柱子。多比喻支持者。 郁达夫 《过去》:“ 老二 象一只雄鸡,有什么可笑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总要我做她的倚柱,扑上身来笑个痛快。”
《漢語大詞典》:剑歌(劍歌)
弹剑而歌。典出战国策·齐策四: 齐 人 冯谖 寄食 孟尝君 门下,不得意,“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长鋏归来乎,出无车”。史记·孟尝君列传作“ 冯驩 ”。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九:“且復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前蜀 韦庄 《东游远归》诗:“扣角干名计已疏,剑歌休恨食无鱼。”《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剑歌已了,更復前行,一步一前。”
《漢語大詞典》:弹剑(彈劍)
犹弹铗。 唐 李白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诗之一:“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宋 苏辙 《次韵王适食茅栗》:“故国霜蓬如盌大,夜来弹剑似 冯讙 。”
分類:弹铗
《國語辭典》:弹铗(彈鋏)  拼音:tán jiá
铗,剑把。战国时代齐国人冯谖,因家贫而要求在孟尝君门下当食客,起先不受孟尝君重视,而以粗食待之,冯谖乃倚柱弹剑,高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乃依其要求而给予较好的待遇。事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用以比喻因处境困苦而有求于人。宋。苏轼〈浣溪沙。门外东风〉词:「山头回首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清。朱彝尊 青玉案。清秋满目词:「青州从事须沉醉,稷下雄谈且休矣!回首吴关二千里,分明记得,先生弹铗,也说归来是。」
《漢語大詞典》:歌鱼(歌魚)
谓嗟叹不被知遇。典出战国策·齐策四:“ 齐 人有 冯諼 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 孟尝君 ,愿寄食门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 唐 杜牧 《寄浙西李判官》诗:“唯念贤哉 崔大让 ,可怜无事不歌鱼!” 明 王錂《春芜记·说剑》:“正堪怜歌鱼幸舍,向人弹彻。”
分類:嗟叹知遇
《國語辭典》:长铗(長鋏)  拼音:cháng jiá
武器名。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剑。《楚辞。屈原。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文选。张协。杂诗一○首之七》:「长铗鸣鞘中,烽火列边亭。」
《國語辭典》:弹铗(彈鋏)  拼音:tán jiá
铗,剑把。战国时代齐国人冯谖,因家贫而要求在孟尝君门下当食客,起先不受孟尝君重视,而以粗食待之,冯谖乃倚柱弹剑,高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乃依其要求而给予较好的待遇。事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用以比喻因处境困苦而有求于人。宋。苏轼〈浣溪沙。门外东风〉词:「山头回首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清。朱彝尊 青玉案。清秋满目词:「青州从事须沉醉,稷下雄谈且休矣!回首吴关二千里,分明记得,先生弹铗,也说归来是。」
《漢語大詞典》:长铗归来(長鋏歸來)
比喻因怀才不遇而思归。 唐 李白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诗:“长鋏归来乎,秋风思归客。”参见“ 弹鋏 ”、“ 长鋏 ”。
《漢語大詞典》:食无鱼(食無魚)
战国策·齐策四:“ 齐 人有 冯諼 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 孟尝君 ,愿寄食门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后遂以“食无鱼”为待客不丰或不受重视、生活贫苦的典故。 宋 杨万里 《跋蜀人魏致尧抚干万言书》诗:“雨里短檠头似雪,客间长鋏食无鱼。” 清 曹寅 《饮椿下》诗:“前时旧宾客,恒叹食无鱼。”
《漢語大詞典》:食鱼(食魚)
比喻幕宾受到重视、优待。语出战国策·齐策四:“ 齐 人有 冯諼 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 孟尝君 ,愿寄食门下……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 孟尝君 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唐 方干 《赠处州段郎中》诗:“德重自将天子合,情高元与世人疏。寒潭是处清连底,宾席何心望食鱼。” 明 徐渭 《自为墓志铭》:“﹝余﹞一旦为少保 胡公 罗致幕府……食鱼而居庐,人争荣而安之,而己深以为危。”
《漢語大詞典》:冯谖剑(馮諼劍)
谓怀才未遇者希望为人赏识重用。 唐 钱起 《新丰主人》诗:“客里 冯諼 剑,歌中 宁戚 牛。”参见“ 冯驩弹鋏 ”。
《漢語大詞典》:冯铗(馮鋏)
“冯驩弹鋏”之省。 唐 罗隐 《投郑尚书启》:“何昔时有殉义之人,而今日无死恩之士,輒復更弹 冯 鋏,上指膺门。” 宋 李曾伯 《水调歌头·和吴鹤林舍人送杨柳韵》词:“ 琳 檄未能草, 冯 鋏直空弹。” 明 邵璨 《香囊记·辞婚》:“乡书有雁, 晏 裘凋弊成长嘆;旅食无鱼, 冯 鋏歌残厌久居。”
分類:冯驩弹铗
《國語辭典》:太瘦生  拼音:tài shòu shēng
生,语助词,无义。「太瘦生」指太瘦弱。唐。李白 戏赠杜甫诗:「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宋。苏轼 次韵答顿起二首之二:「早衰怪我遽如许,苦学怜君太瘦生。」
分類:语助词
《漢語大詞典》:饭颗山(飯顆山)
相传是 唐 代 长安 附近的一座山。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 白 ( 李白 )才逸气高,与 陈拾遗 齐名……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於声调俳优哉!’故戯 杜 曰:‘ 饭颗山 头逢 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后遂用作表示诗作刻板平庸或诗人拘守格律或刻苦写作的典故。 宋 黄庭坚 《次韵吉老十小诗》之十:“学似 斲轮扁 ,诗如 饭颗山 ,室中餘一剑,无气斗牛间。” 金 元好问 《论诗》之十五:“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顦悴 饭山 前。” 清 唐孙华 《夏月盛暑贫甚戏作》诗之二:“梧风入座散炎暉,热客长辞闔两扉。 饭颗 形容原自瘦,膏粱性质但能肥。”
《漢語大詞典》:三人一龙(三人一龍)
喻三人友善如一体。三国志·魏志·华歆传“终不毁伤人”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歆 与 北海 邴原 、 管寧 俱游学,三人相善。时号三人为一龙, 歆 为龙头, 原 为龙腹, 寧 为龙尾。”
《漢語大詞典》:龙身(龍身)
(1).龙的身躯。山海经·中山经:“其神状皆龙身而人面。”《淮南子·墬形训》:“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亦指似龙之身,夭矫的躯干。 清 黄始 《山东四女祠记》:“碑前枯树,半无枝叶,秃而龙身。”
(2).三国志·魏志·华歆传“ 歆 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闔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歆 与 北海 邴原 、 管寧 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 歆 为龙头, 原 为龙腹, 寧 为龙尾。”后以“龙身”形容人有声名。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浏阳欧阳瓣薑》:“编到《沅湘耆旧録》,难为君称作龙身。”
《國語辭典》:龙头(龍頭)  拼音:lóng tóu
1.龙的头。《三国志。卷五○。吴书。妃嫔传。吴主权潘夫人》:「得幸有娠,梦有以龙头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孙)亮。」《西游记》第一○回:「魏徵谢了恩,却才撚子在手,忽听得朝门外,大呼小叫。原来是秦叔宝、徐茂功等,将著一个血淋淋的龙头,掷在帝前。」
2.科举时代称状元为「龙头」。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余举中殿试后,尚未传胪。在董文恪公家,偶遇一浙士能测字,余书一墨字,浙士曰龙头竟不能属君矣。」
3.三国魏华歆、邴原、管宁三人为同窗好友,时人以一条龙比喻三人。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见《三国志。卷一三。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华歆》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演义》第六六回:「华歆当日逞凶谋,破壁生将母后收。助虐一朝添虎翼,骂名千载笑『龙头』!」
4.领袖人物。如:「龙头老大」。《孽海花》第三回:「我们四友里头,文章学问,当然要推你做龙头,弟是婪尾。」
5.自来水管出水的管制器。也称为「水栓」、「水龙头」。
《漢語大詞典》:壤歌
《击壤歌》。相传 尧 时有老人击壤而歌。后成为歌颂太平盛世之典。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壤歌》惟海甸,画角自山楼。白髮寐常早,荒榛农復秋。” 宋 苏轼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队名》:“《壤歌》皆白髮,象舞及青衿。”参见“ 壤父 ”。
《國語辭典》:壤父  拼音:rǎng fǔ
传说中上古时的贤者。年八十馀,尝于道中击壤为戏,谓人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帝何德于我哉!」见晋。黄甫谧《高士传。卷上。壤父》。
《國語辭典》:帝力  拼音:dì lì
君主的所为。《乐府诗集。卷八十三。杂歌谣辞一。无名氏。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明史。卷六三。乐志三》:「民歌帝力,唐尧至仁。」
《國語辭典》:击壤(擊壤)  拼音:jí rǎng
一种古代的游戏。将一块鞋状的木片当靶子,在一段距离之外用另一块木片对其投掷,打中则获胜。汉。王充《论衡。刺孟》:「夫毁瓦画墁,犹比童子击壤于涂,何以异哉?」此本为老人閒暇无事时的游戏。《艺文类聚。卷一一。帝王部。帝尧陶唐氏引帝王世纪》:「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于道。」后比喻太平盛世。《文选。张协。七命》:「玄龆巷歌,黄发击壤。」唐。张说〈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河清难得,人代几何?击壤之欢,良有以也。」
《國語辭典》:击壤歌(擊壤歌)  拼音:jí rǎng gē
唐尧时,老人于耕作之馀,击壤歌咏,蒙受帝尧之恩德而不自知。典出汉。王充《论衡。艺增》。后比喻太平盛世。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七出:「息风波,固皇图,愿见康衢击壤歌。」
《國語辭典》:击壤歌(擊壤歌)  拼音:jí rǎng gē
唐尧时,老人于耕作之馀,击壤歌咏,蒙受帝尧之恩德而不自知。典出汉。王充《论衡。艺增》。后比喻太平盛世。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七出:「息风波,固皇图,愿见康衢击壤歌。」
《國語辭典》:五大夫  拼音:wǔ dà fū
1.授赏有功者的爵位。战国时楚魏始设,秦汉因之,为二十等爵的第九级。《战国策。楚策一》:「楚杜赫说楚王以取赵。王且予之五大夫,而令私行。」汉。晁错论贵粟疏〉:「今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
2.秦始皇封泰山后,返京途中遇大风雨,在松树下休息,因而封此松为五大夫。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后借指松树。也称为「大夫松」。
3.越王句践的五大夫。为舌庸、苦成、大夫种、范蠡、皋如。
4.战国时魏的五大夫。为吴起、西门豹、北门可、乐羊、李克。
《國語辭典》:大夫松  拼音:dà fū sōng
五大夫的别称。参见「五大夫」条。
《國語辭典》:五大夫  拼音:wǔ dà fū
1.授赏有功者的爵位。战国时楚魏始设,秦汉因之,为二十等爵的第九级。《战国策。楚策一》:「楚杜赫说楚王以取赵。王且予之五大夫,而令私行。」汉。晁错论贵粟疏〉:「今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
2.秦始皇封泰山后,返京途中遇大风雨,在松树下休息,因而封此松为五大夫。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后借指松树。也称为「大夫松」。
3.越王句践的五大夫。为舌庸、苦成、大夫种、范蠡、皋如。
4.战国时魏的五大夫。为吴起、西门豹、北门可、乐羊、李克。
《漢語大詞典》:秦封
指 秦始皇 巡游各地时给予山川、物类的封号。 清 吴伟业 《松化石》诗:“ 穀城 相遇处,肯復受 秦 封。” 靳荣藩 注引汉官仪:“ 秦始皇 上封 泰山 ,风雨暴至,休於松下,因封其松为五大夫。”
《國語辭典》:丸熊  拼音:wán xióng
以熊胆制成丸药。语本《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传》:「母韩,即皋女也。善训子,故仲郢幼嗜学。尝和熊胆丸,使夜咀咽,以助勤。」后用以形容母教。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出:「但愿题名玉署,通籍金闺,庶慰丸熊,更消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