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9,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纂戎
初笄
海望
望夜
相扑
法船
省节
命门
六斋
中元节
水灯
元宵节
望潮
卧碑
端正月
《漢語大詞典》:纂戎
(1).谓继承光大先人业绩。 晋 潘岳 《杨荆州诔》:“纂戎洪绪,克构堂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至 明帝 纂戎,制诗度曲,徵篇章之士,置崇文之观。”
(2).谓继承先人武功。《全唐诗》卷十五载《郊庙歌辞·享懿德太子庙乐章·武舞作》:“纂戎将禁暴,崇儒更敷政。”
《漢語大詞典》:初笄
古代女子十五岁,始加笄。见礼记·内则。后因以“初笄”指女子成年。 南朝 梁简文帝 《从军行》:“小妇 赵 人能鼓瑟,侍婢初笄解 郑 声。” 唐 郑世翼 《看新婚》诗:“初笄梦桃李,新妆应摽梅。”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千言万语对生意,小女初笄为姊妹。”
《漢語大詞典》:海望
指海水逢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日、十六日或十七日)涨潮的现象。 明 李贽 《望海》诗之一:“望海不见海,海望欢声起。”
《漢語大詞典》:望夜
农历十五日之夜。《隋书·柳彧传》:“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新唐书·陈玄礼传:“正月望夜,帝将出游。”
分類:农历十五
《國語辭典》:相扑(相撲)  拼音:xiāng pū
1.角力。二人以力技扑倒对方的游戏。类似现今的摔跤。《三国演义》第七○回:「见张飞坐于帐下饮酒,令二小卒于面前相扑为戏。」也称为「角抵」、「争交」。
2.一种流行于日本的摔跤法。参赛者身体肥胖,以将对手推出场外或摔倒对方,使其肘、膝或肩背著地为胜。
《國語辭典》:法船  拼音:fǎ chuán
1.阴历七月十五日,信奉佛教的人用纸制成的船,焚烧以济度鬼魂。
2.佛法可以救众生沉溺,故以船喻之。《宋书。卷九十七。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传》:「帝修净戒,轨道不及,无上法船,济诸沉溺。」也称为「法舟」。
《漢語大詞典》:省节(省節)
犹节省。 宋 范仲淹 《奏为陕西西路入中粮草及支移二税》:“既粮草钱帛皆是定额,自然各务省节。”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然臣窃以为矫枉者必过其正,当民穷财尽之时,若不痛加省节,恐不能救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五章:“ 东晋 支愍度 合三种《首楞严经》译本为八卷,又三种《维摩经》为五卷。分章断句,以各本相对处,差次附列,意使读者‘读彼案此’,省节翻閲三本之劳。”
《國語辭典》:命门(命門)  拼音:mìng mén
1.经穴名。在两肾之间。
2.术数用语。指面部左右两旁当耳门处。
《漢語大詞典》:六斋(六齋)
指六斋日。阴历每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佛教认为此六日是“恶日”,应持斋修福。见大智度论卷六五。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大统寺:“至於六斋,常有中黄门一人,监护僧舍,衬施供具,诸寺莫及。”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普令百姓,俱稟六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缚喝国:“凡此三物,每至六斋,法侣成会,陈设供养。”
《国语辞典》:中元节(中元节)  拼音:zhōng yuán jié
农历七月十五日。本来是道教的三官大帝中的「地官大帝」的诞辰。道教会在这一天举行普渡,祈请为亡灵赦罪。佛教传入后又以此日为「盂兰盆节」。相传到了这一天,阎罗王会打开地狱之门「鬼门关」,让关押的鬼类出来自由活动。因此,民间盛行为死去的亲人举行超渡法事,以消灾祈福,化解怨气。并有如放河灯、抢孤等习俗,也称为「盂兰盆节」、「鬼节」。
《國語辭典》:水灯(水燈)  拼音:shuǐ dēng
用竹条和纸糊成尖顶的灯笼。民间于中元普渡时放在河流上,随波逐流,以普渡水鬼。
《国语辞典》:元宵节(元宵节)  拼音:yuán xiāo jié
传统节庆之一。因于每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上举行庆祝活动,故称为「元宵节」。当天,民间习惯通宵张灯,供人观赏,并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猜灯谜等活动。更以吃元宵、年糕、饺子等,象徵阖家团圆、生活美满。也称为「灯节」、「小过年」、「上元」、「上元节」、「元宵」。
《漢語大詞典》:望潮
(1).海蟹之一种。又名招潮。 宋 洪迈 容斋四笔·临海蟹图:“七曰望潮。壳白色,居则背坎外向,潮欲来,皆出坎举螯如望,不失常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蟹:“似蟛蜞而生海中,潮至出穴而望者,望潮也,可食。”
(2).章鱼的别称。
(3).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日的海潮。
《國語辭典》:卧碑(臥碑)  拼音:wò bēi
明清时代,在各处孔子庙的明伦堂上立一碑,上刻约束学生不可随意进出公门及谈论国事等的条文,称为「卧碑」。
《漢語大詞典》:端正月
指农历八月十五夜的月亮。是夜月最圆,故称。 唐 韩愈 《和崔舍人咏月》:“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