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三阶(三階)  拼音:sān jiē
1.三层台阶。《管子。君臣上》:「立三阶之上,南面而受要。」唐。尹知章。注:「君之路寝前有三阶。」
2.星官名。为「三台」的别称,参见「三台」条。
《國語辭典》:流品  拼音:liú pǐn
派别、职等或门第。泛指人的社会地位。《南史。卷二二。列传。王昙首》:「累迁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究识流品,任举咸尽其分。」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七。流品》:「晋宋以来尤重流品,故虽蕞尔一方而犹能立国。」
《漢語大詞典》:一秩
(1).官阶的一级。隋书·百官志中:“禄率一分以帛,一分以粟,一分以钱。事繁者优一秩,平者守本秩,闲者降一秩。长兼试守者,亦降一秩。”
(2).古以十年为一秩。 唐 白居易 《七年元日对酒》之二:“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唐 白居易 《喜老自嘲》:“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原注:“时俗谓七十已上为开第八秩。”
分類:官阶
《國語辭典》:入流  拼音:rù liú
1.合乎时代潮流。《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谢灵运书乃不伦,遇其合时,亦得入流。」
2.旧官制,在九品以内的称为「入流」,九品以外则称为「未入流」。《新唐书。卷一○六。刘祥道传》:「今取士多且滥,入流岁千四百,多也;杂色入流,未始铨汰,滥也。」
《國語辭典》:服章  拼音:fú zhāng
古代君臣服装上,表示官阶身分的纹饰。根据古书上记载,虞舜时代,参酌更早于虞的典章制度,用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米、黼、黻等十二种花纹作为纹饰,用在君臣的服装上。后来历代都仿行,故称为「服章」。《左传。宣公十二年》:「君子小人,物有服章。」晋。杜预。注:「尊卑别也。」
《國語辭典》:进阶(進階)  拼音:jìn jiē
升到较高的层级。如:「这些进阶课程,适合语文程度较好的学生。」
《漢語大詞典》:散吏
闲散的官吏。指有官阶而无职事的官员。后汉书·胡广传:“ 广 少孤贫,亲执家苦。长大,随辈入郡为散吏。” 唐 李颀 《裴尹东溪别业》诗:“清欢信可尚,散吏亦何有。” 宋 范仲淹 《酬滕子京同年》诗:“ 谢 家风雅若为酬,散吏方躭海上游。”
《漢語大詞典》:武阶(武階)
武职的官阶。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文臣改武:“ 仁宗 登极,转兵部左侍郎,其弟 辅 ,为 信 求改武阶,乃调锦衣卫指挥同知。”明史·宁国公主传:“ 殷 孙 纯 , 成化 中举进士,知 定远县 ,忤上官,弃归。袭武阶,为中都副留守。”
分類:武职官阶
《漢語大詞典》:横金
宋 代标识官阶高低的一种佩戴。 宋 王之道 《醉蓬莱·代人上高御带》词:“恩厚随龙,官崇御带,二十横金,玉阶寸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仕宦捷疾:“权尚书、御史中丞、 资政 端明 殿阁学士、直学士、正侍郎、给事中,金御仙花带,不佩鱼,谓之横金。” 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上:“旧制,执政以上,始服毬文带,佩鱼;侍从之臣,止服遇仙带,世谓之横金。”
《漢語大詞典》:八品
(1). 秦 汉 时后宫爵位有八,故称“八品”。后汉书·皇后纪序:“ 秦 并天下,多自骄大,宫备七国,爵列八品。” 李贤 注:“《前书》曰:‘ 汉 兴因 秦 之称号,正嫡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
(2). 魏 晋 以后,官分九品,八品为低级官阶。 唐 杜牧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诗:“我作八品吏, 洛中 如繫囚。”
(3).犹八珍。旧唐书·文苑传上·张蕴古:“罗八品於前,所食不过适口,唯狂罔念,丘其糟而池其酒。”
《國語辭典》:高品  拼音:gāo pǐn
1.高尚的品格。如:「他是一高品的青年,令人欣赏。」
2.技艺高超的人。《宋书。卷五四。羊玄保传》:「玄保既善棋,而何尚之亦雅好棋。吴邵褚胤,年七岁,入高品。」南朝梁。沈约〈棋品序〉:「是以汉魏名贤,高品间出。」
3.大官。《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学生们也晓得中国官场的脾气,说起话来都是高品。」
《漢語大詞典》:积阶(積階)
累积官阶。 元 马祖常 《饮酒》诗之五:“出入践华要,諈諉成其私。积阶渐崇贵,剽猎章句辞。” 清 恽敬 《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积阶中议大夫,加封资政大夫。”
分類:累积官阶
《國語辭典》:顶戴(頂戴)  拼音:dǐng dài
1.敬礼。南朝梁。武帝〈金刚般若忏文〉:「顶戴奉持,终不舍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举家顶戴不尽。可见世间刑狱之事,许多隐昧之情,一些造次不得。」
2.清代官吏品级,以帽上顶珠的色质为别,称为「顶戴」。
《國語辭典》:班资(班資)  拼音:bān zī
官位的品级、资格。唐。韩愈 进学解:「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
分類:官阶资格
《漢語大詞典》:脱选(脱選)
谓选人脱离原有的官阶。 宋 制,选人官阶为七等,只能在此中逐阶升迁,经磨勘改官方能升为京朝官。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愚谓速仕之心,人皆有之,孤寒小尉,望脱选如登天。”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 毘陵 薛季成 元功 , 绍兴 乙卯登科,再为邑令,不能脱选。”参阅宋史·选举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