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实体(實體)  拼音:shí tǐ
1.实际存在的物体,统称为「实体」。
2.哲学上指事物中必然存在的本质,无此本质,其事物即不能成立。
3.有实际内容的事物整体。如:「经济实体」、「教育实体」、「政治实体」。
《国语辞典》:无实体公债(无实体公债)  拼音:wú shí tǐ gōng zhài
一种没有债票的公债。政府发行公债时,将购买人的基本资料及银行帐户记录下来,并输入电脑,到还本付息时,直接把本息汇入购买人的帐户,如此则一切债权资料都在电脑内,可杜绝伪造、冒领等假公债的问题。
《国语辞典》:实体法(实体法)  拼音:shí tǐ fǎ
规定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相对于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而言。也称为「主法」。
《国语辞典》:实体论(实体论)  拼音:shí tǐ lùn
为哲学的一部门。研究事物实在的终极本质,即讨论所有事物的共同点及此共同点所具有的特性。也称为「形而上学」。
《漢語大詞典》:实体词(實體詞)
旧称名词与代词为实体词。
《國語辭典》:太虚(太虛)  拼音:tài xū
1.天空。《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也作「太清」、「泰清」。
2.空虚寂寞的境界。
3.近代一位僧人的法号(西元1889~1947)。俗姓吕,法名唯心,以字行世。浙江崇德人,十六岁出家,依宁波天童寺寄禅和尚受具足戒;后从杨文会学楞严经;跟苏曼殊学英文,民国元年在南京创立中国佛教协进会以推动佛教改革运动。鉴于当时佛教不振,僧众素质低落,先后创办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等,培育僧材,对中国近代僧教育贡献很大,为中国佛教改革派的领袖。著有整理《僧伽制度论》、《释新僧》、《真现实论》等。有《太虚大师全书》行世。
《國語辭典》:无我(無我)  拼音:wú wǒ
佛教用语。没有私见的意思。谓所有的存在现象,都没有一个恒常不变、自我主宰的实体。《大智度论》卷一:「一切有为法无常、苦、无我。」
《國語辭典》:本原  拼音:běn yuán
根源。《管子。水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
《漢語大詞典》:无实(無實)
(1).指植物不结子实。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復还,五穀无实。”
(2).不真实;不诚实。管子·明法解:“以无实之言诛之,则姦臣不能无事贵重而求推誉,以避刑罚而受禄赏焉。”《楚辞·东方朔〈七谏·自悲〉》:“悲虚言之无实兮,苦众口之鑠金。” 王逸 注:“谗言无诚,君不察也。” 金 元好问 《后饮酒》诗之二:“金丹换凡骨,诞幻若无实。”
(3).没有实体。史记·赵世家:“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者,有气而无实也。”
《漢語大詞典》:鸟迹(鳥跡)
亦作“ 鸟跡 ”。
(1).鸟的爪印。《孟子·滕文公上》:“兽蹄鸟跡之道交於中国。” 宋 司马光 《夏日西斋书事》诗:“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清 曾国藩 《致刘孟容书》:“古圣观天地之文,兽迮鸟迹而作书契。”
(2).鸟飞空中,了无痕迹。比喻物无实体。 晋 僧肇 宝藏论·广昭空有品:“实彼非此,实此非彼,鸟跡空文,奇特以现。”
(3).指鸟篆。 汉 蔡邕 《隶势》:“鸟跡之变,乃惟佐隶。蠲彼繁文,崇此简易。” 唐 白居易 《鸡距笔赋》:“挫万物而人文成,草八行而鸟迹落。” 明 张煌言 《建夷宫词》之九:“笑杀 钟 王 空妙笔,而今鸟跡是同文。”参见“ 鸟篆 ”。
《國語辭典》:鸟篆(鳥篆)  拼音:niǎo zhuàn
1.似鸟形的古篆字。参见「鸟虫书」条。《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本颇以经学相招,后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数十人。」
2.形似篆文的鸟迹。宋。陆游 新凉书事诗:「卧看鸟篆印苍苔,窗户凉生亦乐哉。」
《漢語大詞典》:我见(我見)
(1).亦称“ 我执 ”。佛教语。指执着于我,以身为实体的观点。被视为烦恼之源。成唯识论卷四:“我见者,谓我执。於非我法,妄计为我,故名我见。”大乘起信论:“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若离於我,则无邪执。”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试案尔时人生,莫不絶异其前,入於自识,趣於我执,刚愎主己,於庸俗无所顾忌。”
(2).个人私见。 张孝若 《立宪运动及谘议局成立》:“到了议决了以后,大家就抛弃我见,服从多数。”
《國語辭典》:玄珠  拼音:xuán zhū
1.黑色的珠子。《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杖玉华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
2.比喻道的本体。《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崙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此朱生得玄珠于赤水,谟神睿而为言。」
《國語辭典》:裁定  拼音:cái dìng
为裁判的一种形式,指审判机关对于诉讼程序和特定实体争议问题所作的决定。
《國語辭典》:气体(氣體)  拼音:qì tǐ
1.物质三态之一。形状和体积不固定,会随容器而异,可充满整个容器空间,如空气即是。
2.有生命的现象。《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诗以气体为主,如尊作这两句。」
《漢語大詞典》:心识(心識)
(1).心志。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然斯数子,皆以投命之祸,临不测之机,表露心识,犹以安全;况乎君子无彼人之罪,而有其善乎?”
(2).才智。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孤虽庸薄不及通贤,犹曰生民寧无心识。” 隋 薛道衡 《隋高祖颂》:“至於入穴登巢,鶉居鷇饮,不殊於羽族,取类於毛群,亦何贵於人灵,何用於心识?”
(3).心智。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白马寺:“有沙门 宝公 者,不知何处人也,形貌丑陋,心识通达,过去未来,预覩三世。”旧题 宋 苏轼 《艾子杂说》:“数日,復又闻彼二人相谓曰:‘吾自食肉后,心识明达,触事有智;不徒有智,又能穷理。’”
(4).神志。 唐 韩愈 《进撰平淮西碑文表》:“闻命震骇,心识颠倒。非其所任,为愧为恐。经涉旬月,不敢措手。”
(5).意识。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 和鸾 和 祖凤 虽有主仆底名分,然而在他们底心识里,这种阶级的成见早已消灭无馀。”
(6).道家指与实体相对的精神。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輟阴阳於形有,传变化於心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