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0,分323页显示  上一页  268  269  270  271  272  274  275  276  27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遍存
罼罕
碧辂
碧室
蔽旒
跸止
裨衣
亳王
宝踪
摆驾
备百姓
逼幸
卑号
彻坐
彻缀
《漢語大詞典》:遍存
周 天子遣使间岁存问诸侯之礼。天子巡守之明年所举者,称“徧存”。周礼·秋官·大行人:“王之所以抚邦国诸侯者,岁徧存,三岁徧覜,五岁徧省。” 郑玄 注:“存、覜、省者,王使臣於诸侯之礼。所谓间问也。岁者,巡守之明岁,以为始也。” 孙诒让 正义:“説文·子部云:‘存,恤问也。’尔雅·释詁云:‘在、存、省、视,察也。’又云:‘覜,视也。’广雅·释詁云:‘省,视也。’三者训义略同,随事立名耳。云‘所谓閒问也’者,谓三者通为閒问,以其皆閒岁一举也。”
《漢語大詞典》:罼罕
(1).捕鸟的网。
(2).古代帝王出行时前导的仪仗。东观汉记·车服志:“天子行有罼罕。”宋书·礼志五:“罼罕本施游猎,遂为行饰。”宋史·仪卫志六:“罕、罼,象‘毕,昴为天堦’,故为前引,皆赤质,金铜饰,朱藤结网,金兽面。罕方,上有二螭首衔红丝拂;罼圆,如扇。”
《漢語大詞典》:碧辂(碧輅)
一种用碧玉装饰的皇帝乘舆。隋书·礼仪志五:“皇帝之輅,十有二等……八曰碧輅,以祭社稷,享诸先帝,大贞於龟,食三老五更,享食诸侯及耕籍。”
《漢語大詞典》:碧室
辽国 君主宣明政教的宫室。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四年:“ 辽国 中新为碧室,云如中国之明堂。”
《漢語大詞典》:蔽旒
冠冕前后悬垂的玉饰。借指皇帝面前。语出《孔子家语·入官》:“古者圣主冕而前旒,所以蔽明。” 明 李东阳 《吊颜鲁公词》:“如公者状貌不达於蔽旒,足迹不登於巖廊,而乃身任国纪,义存天常。”
《漢語大詞典》:跸止(蹕止)
谓古代帝王驻跸时,禁止行人通行以警戒。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秦 制出警入蹕,谓出军者皆警戒,入国者皆蹕止也,故云出警入蹕也。”
《漢語大詞典》:裨衣
天子六服中,大裘为上,其馀为裨衣。周礼·春官·司服“享先公饗射,则鷩冕”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鷩,裨衣也。” 贾公彦 疏:“礼记·曾子问云:‘诸侯裨冕。’《覲礼》:‘侯氏裨冕。’ 郑 注云:‘裨之言埤也。天子大裘为上,其餘为裨。’若然,则裨衣自衮以下皆是。先 郑 独以鷩为裨衣,其言不足矣。” 孙诒让 正义:“王六服,大裘而冕最上,不为裨,衮衣以下五服,通谓之裨。”参见“ 裨冕 ”。
《漢語大詞典》:裨冕
着裨衣,戴冕。古代诸侯卿大夫朝觐或祭祀时所穿冕服的通称。与衮冕或上一等冕服相对而言。仪礼·觐礼:“侯氏裨冕,释币于禰。” 郑玄 注:“裨冕者,衣裨衣而冠冕也。裨之为言埤也。天子六服,大裘为上,其餘为裨,以事尊卑服之,而诸侯亦服焉。”礼记·曾子问:“大祝裨冕,执束帛。” 郑玄 注:“裨冕者,接神则祭服也,诸侯之卿大夫所服。裨冕,絺冕、玄冕也。士服爵弁服,大祝裨冕则大夫。”荀子·富国:“故天子袾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孔子家语·辩乐》:“裨冕搢笏而虎賁之士脱剑。” 王肃 注:“衮冕之属通谓之裨冕。”
《漢語大詞典》:亳王
古代 西戎 君主的名号。史记·秦本纪:“ 寧公 二年,公徙居 平阳 。遣兵伐 荡社 。三年,与 亳 战, 亳王 奔 戎 ,遂灭 荡社 。” 司马贞 索隐:“ 西戎 之君号曰 亳王 ,盖 成汤 之胤。其邑曰 荡社 。”
分類:西戎帝王
《漢語大詞典》:宝踪(寶蹤)
称皇帝的手迹。 宋 梅尧臣 《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诗:“一见宝踪天下妙,稽首赞仰舌吻乾。”
分類:手迹帝王
《漢語大詞典》:摆驾(擺駕)
为出行的帝王安排车驾。《西游记》第五四回:“女王不知是计,便传旨摆驾,与 三藏 并倚香肩,同登凤輦,出西城而去。”柳子戏《孙安动本》第十场:“摆驾回宫。”
《漢語大詞典》:备百姓(備百姓)
古代谓纳女于天子为后妃。礼记·曲礼下:“纳女於天子曰备百姓,於诸侯曰备酒浆,於大夫曰备埽洒。” 郑玄 注:“姓之言生也。天子皇后以下百二十人,广子姓也。酒浆、埽洒,贱妇人之职。”
《漢語大詞典》:逼幸
指帝王后妃逼淫在下位者。魏书·皇后传·宣武帝灵皇后胡氏:“时太后得志,逼幸 清河王 懌 ,淫乱肆情,为天下所恶。”太平广记卷三九六引 唐 无名氏《八朝穷怪录·首阳山》:“帝欲逼幸,而色甚难。”
《漢語大詞典》:卑号(卑號)
对天子、诸侯,不能直接交谈,须由其陛下之卑者转告。后遂以陛下称天子、诸侯。此类称呼皆属“卑号”。 汉 贾谊 新书·等齐:“天子卑号,皆称陛下,诸侯卑号,皆称陛下。”参阅 汉 蔡邕 独断卷上。
《漢語大詞典》:彻坐(徹坐)
撤去座位。旧时宰相见天子议大政事,必赐坐面议。及 宋 范质 执宰,惧面议仓卒有失,每议事则具札子进呈。坐论之礼遂废。见宋史·范质传。 清 龚自珍 《撰四等十仪》之一:“ 范质 尸位於 北宋 ,宰相有彻坐之辱。”
《漢語大詞典》:彻缀(徹綴)
书·顾命:“兹既受命还,出缀衣于庭。越翼日乙丑,王崩。” 孔 传:“缀衣,幄帐。羣臣既退,彻出幄帐於庭。” 孔颖达 疏:“王病重,不復能临此坐,故彻出幄帐於庭,将欲为死备也。”后因以“彻缀”为帝王死去的婉辞。旧唐书·睿宗纪:“为王恳辞,未行册命,所以东宫虚位,至于歷年。彻缀在辰,祸变仓卒,后掖称制,计立冲人。”按,此指 景龙 四年, 韦后 毒死 中宗 。
分類:帝王婉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