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虎皮付伊川

相关人物
张载


《二程语录》卷十七〈传闻杂记〉
横渠昔在京师,坐虎皮说《周易》,听者甚众。一夕,二程先生至,论《易》。次日,横渠撤去虎皮,曰:「吾平日?诸公说者,皆乱道。有二程近到,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横渠乃归陕西。
《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道学列传一·程颐〉~278~
程颐字正叔。……平生诲人不倦,故学者出其门最多,渊源所渐,皆为名士。涪人祠颐于北岩,世称为伊川先生。
典故
剑阁刊铭
 
剑阁铭
 
张载勒铭山

相关人物
张载


《昭明文选》卷五十六晋·张孟阳(载)《剑阁铭》
唐·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曰:「张载父收为蜀郡太守,载随父入蜀,作剑阁铭。益州刺史张敏见而奇之,乃表上其文。世祖遣使镌石记焉。」

简释

剑阁铭:咏蜀地。清钱谦益《绣斧西巡歌为徐季良先生作》之一:“胡床襆被萧然去,片石留为剑阁铭。”


例句

江绕武侯筹笔地,雨昏张载勒铭山。 唐彦谦 兴元沈氏庄

胡床襆被萧然去,片石留为剑阁铭。” 钱谦益 绣斧西巡歌为徐季良先生作之一

典故
孟阳掷瓦

相关人物
张载


《晋书》卷五十五〈潘岳列传〉~507~
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反。岳从子尼。

例句

孟阳掷瓦,贾氏如皋。 李瀚 蒙求

典故
相关人物
张亢
 
张协
 
张载


《晋书》卷五十五〈张载列传·(协弟)张亢〉~524~
时人谓载、协、亢、陆机、云曰「二陆三张」。史臣曰:「洎乎二陆入洛,三张减价。考覈遗文,非徒语也。」

例句

只有三张最惆怅,下山回马尚迟迟。 杜牧 送薛邽二首

地推八米源流盛,才笑三张事业贫。 罗隐 送卢端公归台卢校书之夏县

更过三张价,东游愧陆机。 耿湋 与清江上人及诸公宿李八昆季宅

典故 
相关人物
张载


《诗经·鲁颂·泮水》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唐·孔颖达疏:「又广贿我以南方之金。」
《昭明文选》卷三十晋·张孟阳(载)《拟四愁诗》
我所思兮在营州,欲往从之路阻脩。登崖远望涕泗流,我之怀矣心伤忧。佳人遗我绿绮琴,何以赠之双南金。愿因流波超重深,终然莫致增永吟。

例句

寄之二君子,希见双南金。 元稹 春晚寄杨十二兼呈赵八

无复双金报,空馀挂剑悲。 刘禹锡 西州李尚书知愚与元武昌有旧远示二篇吟之泫然因以继和二首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刘禹锡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惜我入洛晚,不睹双南金。 李群玉 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

谬委双金重,难徵杂佩酬。 柳宗元 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

何以报珍重,惭无双南金。 白居易 酬张太祝晚秋卧病见寄

《国语辞典》:张载(张载)  拼音:zhāng zài
人名:(1)(西元1020~1077)字子厚,宋郿县横渠镇人。服膺《》、《》、《中庸》、孔、孟之学,为一代大儒,世称横渠先生。著有《西铭》、《东铭》、《正蒙》、《理窟》、《易说》等,总称《张子全书》。(2)字孟阳,晋朝安平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文学家,官至中书侍郎;性閒雅,博学能文,著诗文多篇行世。
《國語辭典》:紫微  拼音:zǐ wéi
三垣之一。包含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天区,不随季节的变化而终年可见,所以包含对星占最重要的星官。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一。天道类》:「上垣太微十星,中垣紫微十五星,下垣天市二十二星。」也称为「紫宫」。
《漢語大詞典》:紫微垣
星官名,三垣之一。 中国 古代为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若干颗恒星多少不等地组合起来,一组称一个星官。众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紫微垣有星15颗,分两列,以北极为中枢,成屏藩状。见 唐 丹元子 《步天歌》史记·天官书中亦有与之相当的星官,惟名称、星数不同。宋史·天文志二:“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一曰大帝之坐,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漢語大詞典》:文昌
(1).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南史·宋纪中·文帝:“﹝ 元嘉 十九年﹞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
(2).指星神。《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
(3).特指文昌宫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旧时传说主文运,故俗又称文曲星或文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俗言,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故以北斗为司命。而文昌者,斗魁戴匡六星之一也。俗以魁故祠文星以祈科第,因其近斗也,故亦称文昌司命云。傅会甚矣。至以 蜀 梓潼神 为文昌化身者,又可笑也。”《平山冷燕》第一回:“前钦天监臣奏文昌光亮。主有翰苑鸿儒为文明之助。”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故自戊辰至于丑五科状元……珠联璧合,名应文昌,非偶然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今之学塾于 孔子 之外,乃兼祀文昌魁星等……夫文昌者,槱燎司命,或称为天神。”参见“ 文曲星 ”、“ 文星 ”。
(4).即 文昌帝君 。 清 袁枚 续新齐谐·牟尼泥:“生死隶东岳,功名隶 文昌 。”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三四:“秀孝都居弟子行,人人阴騭诵 文昌 。”参见“ 文昌帝君 ”。
(5).指文昌省。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礼闈通政本,文昌总国钧。” 唐 韩愈 《举韦顗自代状》:“文昌政本,侍郎官重,尚德之举, 顗 宜当之。” 前蜀 韦庄 《南省伴直》诗:“文昌二十四仙曹,尽倚红簷种露桃。” 宋 苏辙 《生日谢表》之二:“时当生育,情方切以怀亲;职贰文昌,恩忽惊於捧詔。”参见“文昌省”。
(6).宫殿名。文选·左思〈魏都赋〉:“造 文昌 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观。” 张载 注:“ 文昌 ,正殿名也。” 南朝 梁 沈约 《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讲 金华 兮议 宣室 ,昼武帐兮夕 文昌 。” 唐 骆宾王 《畴昔篇》:“挥戈出武帐,荷笔入 文昌 。”
《漢語大詞典》:文昌帝君
亦称“ 文昌帝 ”。亦称“ 文昌君 ”。 即 梓潼帝君 。明史·礼志四:“ 梓潼帝君 者,记云:‘神姓 张 名 亚子 ,居 蜀 七曲山 ,仕 晋 战没,人为立庙。 唐 宋 屡封至 英显王 。道家谓帝命 梓潼 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故 元 加号为帝君,而天下学校亦有祠祀者。’”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热如火,福德君,庸人父母;冷如冰, 文昌帝 ,秀士宗师。” 清 袁枚 新齐谐·七盗索命:“今年除夕,渠之姓名将被 文昌君 送上天榜。” 清 恽敬 《文昌宫碑阴录》:“ 文昌帝君 之祀,不知其所始。”参见“ 梓潼帝君 ”。
《漢語大詞典》:文昌省
尚书省的别称。 宋 陆游 《寄杨济伯》诗:“昔日文昌省,频年 灧澦堆 。”参见“ 文昌臺 ”。
分類:尚书省
《漢語大詞典》:长春(長春)
(1). 三国 魏 宫门名。文选·左思〈魏都赋〉:“西闢 延秋 ,东启 长春 。” 张载 注:“端门之外,东有 长春门 ,西有 延秋门 。”
(2). 唐 行宫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大荔县 境内。始建于 北周 ,废于 五代 。 唐 杜甫 《题郑县亭子》诗:“云断 岳莲 临大路,天晴宫柳暗 长春 。” 仇兆鳌 注:“唐书: 同州 朝邑县 有 长春宫 。《寰宇记》: 周 宇文护 所筑。《旧书》: 高祖 起义,大军济 河 ,舍於 长春宫 。”
(3).仙酒名。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酒非洞里之长春,乐乃尘中之菲艺。”
(4).指君王的生日。 明 张居正 《圣寿节贺表》五:“命协贞符,万载仰长春之庆。”
(5).见“ 长春子 ”。
《漢語大詞典》:长春子(長春子)
元 丘处机 ,自号 长春子 。 成吉思汗 曾召见于 西域 ,封为大宗师,赐号 长春真人 ,命总领道教。见《元史·释老传·丘处机》。亦省称“ 长春 ”。 明 高启 《赠丘老师》:“ 长春 之孙自仙骨,袖有蟠桃食遗核。”
《國語辭典》:霭霭(靄靄)  拼音:ǎi ǎi
1.聚集的样子。晋。陶渊明〈停云〉诗:「霭霭停云,濛濛时雨。」《西游记》第三四回:「博山炉里,霭霭香烟。」
2.雪很盛的样子。南朝宋。谢惠连〈雪赋〉:「霭霭浮浮,瀌瀌弈弈。」
《國語辭典》:道学(道學)  拼音:dào xué
1.黄老的学术。《隋书。卷三四。经籍志三》:「汉时,曹参始荐盖公能言黄老,文帝宗之,自是相传,道学众矣。」
2.宋儒所倡的性命义理之学。参见「理学」条。
3.注重礼教而古板迂腐,不知变通者。《文明小史》第二二回:「世界上独有些人,面子上做得很道学的了不得,然而暮夜苞苴,在所不免。」
《漢語大詞典》:率由
(1).遵循,沿用。书·微子之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万邦既化,率由旧则。” 南朝 梁 沈约 《上建阙表》:“欣咨故实,率由令典。” 唐 元稹 《献事表》:“绍復前累圣传序,於今垂二百年矣。莫不率由斯道,致俗和平。” 马浮 《泰和会语·论六艺该摄一切学术》:“不知《乐》本自粲然,不可须臾离,由於不肯率由,遂至无序不和。”
(2).谓遵循成规。后汉书·梁统传:“ 文帝 宽惠柔克,遭世康平,唯除省肉刑、相坐之法,它皆率由,无革旧章。” 南朝 宋 傅亮 《奉迎大驾道路赋诗》:“重明照蓬艾,万品同率由。”
(3).谓相率归顺。《文选·左思〈魏都赋〉》:“云撤叛换,席卷虔刘,祲威八紘,荒阻率由。” 张载 注:“祲威八紘,荒阻率由者,谓北覊 单于 於 白屋 ,东怀 孙权 於 吴会 ,西摄 刘备 於 巴蜀 也。” 李周翰 注:“渐以威德布於八方,则荒阻之俗皆有相率来宾,莫不由大 魏 之德。”
(4).由来。《梁书·处士传·何点》:“徵士 何点 ,居贞物表,纵心尘外,夷坦之风,率由自远。”
(5).犹皆由。 唐 张九龄 《开元纪功德颂》序:“旷日持久,兵连祸挐,率由事边,是无寧岁。”《宋史·吴越钱氏世家》:“古者宗工大臣特被隆眷,或剑履上殿,或书詔不名,率由丰功,待以殊礼。”清史稿·世祖纪二:“自古变不虚生,率由人事。”
《國語辭典》:延阁(延閣)  拼音:yán gé
1.长阁。《文选。左思。蜀都赋》:「结阳城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
2.内廷藏书的地方。《文选。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府之延阁,则青编落简。」
《國語辭典》:三阳(三陽)  拼音:sān yáng
1.易卦中,初九、九二、九三的合称。
2.正月,万象更新之时。参见「三阳开泰」条。
3.中医指太阳、少阳、阳明的合称。包括了手三阳与足三阳,共有六条经脉。可辨證在体表浅层或六腑有病否。
《國語辭典》:三阳开泰(三陽開泰)  拼音:sān yáng kāi tài
汉代象数易学取十二卦象徵一年十二个月分,其中十月为坤卦,纯阴爻;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此时阴渐消,阳渐长,有万象更新之意。后遂以三阳开泰作为祝贺新年升平的颂词。明。张居正〈贺元旦表二〉:「兹者,当三阳开泰之候,正万物出震之时,气转鸿钧,共乐尧天之化日。」也作「三阳交泰」。
《國語辭典》:六卿  拼音:liù qīng
1.周代分掌国政的六种职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书经。周官》:「六卿分职,各率其属。」《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夏、殷亡闻焉,周官则备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为六卿,各有徒属职分,用于百事。」也称为「六官」。
2.春秋时,晋国的范、中行、知、赵、韩、魏六氏。《左传。襄公十九年》:「公享晋六卿于蒲圃,赐之三命之服。」《韩非子。孤愤》:「所以谓晋亡者,亦非地与城亡也。姬氏不制,而六卿专之也。」
《漢語大詞典》:六大
商 周 时六种官职之总称。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亦称“ 六卿 ”。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三节:“在 周 王及其师保之下,朝廷中最高的官职是卿士,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合称六卿。六卿经常在王的左右,所以在青铜器铭文里简称为‘三左三右’。三左是太史、太祝、太卜,三右是太宰、太宗、太士,在朝廷中分立于 周 王的两侧,协助 周 王处理政务。”
佛教语。谓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识大。亦称“ 六界 ”。以此六者为周遍一切法界的根本法则,是构成众生世界的六种要素,故名为大。参阅《仁王经》
《漢語大詞典》:三张(三張)
(1).指 汉 末五斗米道的三个首领 张陵 、 张衡 、 张鲁 。三人之名见三国志·魏志·张鲁传。或谓指 张陵 、 张鲁 、 张角 。 宋 马永易 实宾录卷三:“ 后汉 顺帝 时, 张陵 客游 蜀 土,敛租税米,谋为乱阶,时被蛇吞。其后 陵 孙 张鲁 行其祖术,后於 汉中 自称师君。祸乱方起,为 曹公 所灭。又 中平 元年, 鉅鹿 张角 自称黄天部师,有三十六将,皆着黄巾,众至十万, 何进 将兵灭之。珠林号为三 张 。”
(2). 西晋 文学家 张载 与弟 张协 、 张亢 的合称。晋书·张亢传:“ 亢 字 季阳 ,才藻不逮二昆,亦有属缀,又解音乐伎术,时人谓 载 、 协 、 亢 , 陆机 、 云 曰 二陆 、 三张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应 、 傅 、三 张 之徒, 孙挚 、 成公 之属,并结藻清英,流韵綺丽。” 唐 耿湋 《与清江上人及诸公宿李八昆季宅》诗:“更过三 张 价,东游愧 陆机 。”
(3). 唐 之 张穉珪 、 张九龄 、 张休 先后出任 洪州 (今 江西 南昌 )太守,有德政,州人称为三 张 。 宋 马永易 实宾录卷三:“ 唐 崔祐甫 为 洪州 都督,《张休遗爱碑》曰:昔 张穉珪 牧 洪州 ,甚得人誉, 张九龄 继之,逮府君又有裕焉。故邦人有三 张 之目。”
《漢語大詞典》:双南金(雙南金)
(1).指品级高、价值贵一倍的优质铜。后亦指黄金。 晋 张载 《拟四愁》诗:“佳人遗我緑綺琴,何以赠之双南金。”
(2).喻指宝贵之物。 唐 刘禹锡 《〈海阳湖别浩初师〉引》:“今復来 连山 ,以前所得双南金出於裓,亟请予賡之。”
《漢語大詞典》:双金(雙金)
(1).“双南金”的略语。优质黄金。 唐 刘禹锡 《酬元九侍御赠壁州鞭长句》:“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唐 白居易 《偶于维扬牛相公处觅得筝筝未到先寄诗来走笔戏答》诗:“ 楚 匠饶巧思, 秦 筝多好音,如能惠一面,何啻直双金。”参见“ 双南金 ”。
(2).喻指优秀的两篇诗文或两个人。 唐 白居易 《将发洛中枉令狐相公手札兼辱二篇宠行以长句答之》:“尺素忽惊来梓泽,双金不惜送 蓬山 。” 唐 白居易 《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双金百炼少人知,纵我知君徒尔为。”
《漢語大詞典》:双南金(雙南金)
(1).指品级高、价值贵一倍的优质铜。后亦指黄金。 晋 张载 《拟四愁》诗:“佳人遗我緑綺琴,何以赠之双南金。”
(2).喻指宝贵之物。 唐 刘禹锡 《〈海阳湖别浩初师〉引》:“今復来 连山 ,以前所得双南金出於裓,亟请予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