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54,分11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性理
禀性
资性
理性
性质
任性
道性
生性
性海
性空
性分
性僻
性行
常性
鹿性
《漢語大詞典》:性理
(1).谓生命之原理、规律。《后汉书·赵咨传》:“ 王孙 裸葬, 墨夷 露骸,皆达於性理,贵於速变。”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若能杖药以自永,则稻稷之贱,居然可知。君子知其若此,故准性理之所宜,资妙物以养身。” 宋 司马光 《初见白发慨然感怀》诗:“万物壮必老,性理之自然。”
(2).情绪和理智。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是以智者严櫽括於性理,不肆神以逐物。”宋书·谢述传:“ 述 有心虚疾,性理时或乖谬。”
(3).人性与天理。指 宋 儒性理之学。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本朝文章亦三变:“ 唐 文章三变,本朝文章亦三变矣, 荆公 以经术, 东坡 以议论, 程氏 以性理,三者要各自立门户,不相蹈袭。” 明 李贽 《与友人书》:“﹝ 利西泰 ﹞凡我国书籍无不读,请先辈与订音释,请明於‘四书’性理者解其大义,又请明於‘六经’疏义者通其解説。” 孙犁 《秀露集·关于儿童文学》:“他们有时教子弟性理之学。”
《國語辭典》:禀性(稟性)  拼音:bǐng xìng
天赋的品性资质。如:「班代表的禀性善良,屡次获得师长的赞扬。」《三国演义》第五七回:「腾身长八尺,体貌雄异,禀性温良,人多敬之。」《红楼梦》第一回:「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
《國語辭典》:资性(資性)  拼音:zī xìng
天赋的性情。《汉书。卷七一。彭宣传》:「臣资性浅薄,年齿老眊。」《儒林外史》第九回:「他今年十七岁,资性倒也还聪明的。」
《國語辭典》:理性  拼音:lǐ xìng
1.心理学上指一种个人风格类型。此种类型的特质为以逻辑推理方式来观察事情。不易显露情感,不善同情,也不在意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相对于感性而言。如:「理性的人虽似无情,但在法理的维护上立场比较稳。」
2.思考、判断、推理等的能力。相对于感性而言。
3.理智、冷静。如:「遇到大事千万要理性思考,沉著应对,切莫感情用事,坏了大局。」
《國語辭典》:性质(性質)  拼音:xìng zhí
禀性气质。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生得一个女孩儿,唤做秀英,年长一十九岁,生的性质沉重。」《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我们中国人的性质,只要自己有好处,那里有工夫管世界上的事呢?」
《國語辭典》:任性  拼音:rèn xìng
1.放纵性情恣意而为。《后汉书。卷四八。杨终传》:「黄门郎年幼,血气方盛,既无长君退让之风,而要结轻狡无行之客,纵而莫诲,视成任性。」《儒林外史》第五回:「凡事须要斟酌些,不可任性。」也作「任情」。
2.顺任性情之自然,不矫揉造作。《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及长,倜傥豁达,任性真率。」
《漢語大詞典》:道性
(1).道德品性。《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 江夏王 道性渊深,睿鉴通远,树声列藩,宣风鉉德。”
(2).出家修道之情志。 唐 白居易 《留别吴七正字》诗:“唯是尘心殊道性,秋蓬常转水长闲。” 唐 元稹 《梦游春》诗:“浮生转经歷,道性尤坚固。” 宋 徐铉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寄赠文懿大师》之二:“诗情道性知无梦,频见残灯照曙牕。”
《國語辭典》:生性  拼音:shēng xìng
天性。《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小弟生性喜欢养几匹马,他就嫌好道恶,说作蹋了他的院子。」《文明小史》第四七回:「我生性不喜欢外国人,被人家说出去很难听的。」
《國語辭典》:性海  拼音:xìng hǎi
佛教用语。指真如之体性深广如海,故称为「性海」。唐。敬播〈大唐西域记。序〉:「廓群疑于性海,启妙觉于迷津。」
《國語辭典》:性空  拼音:xìng kōng
佛教用语。谓一切现象都没有实体。《大智度论》卷三一:「众生空、法空,终归一义是名『性空』。」也称为「自性空」。
《國語辭典》:性分  拼音:xìng fèn
本性、天性。《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序》:「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亦云性分所至而已。」
《漢語大詞典》:性僻
性情喜好。僻,通“ 癖 ”。 唐 杜甫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分類:性情喜好
《國語辭典》:性行  拼音:xìng xíng
本性行为。《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文选。张衡。思玄赋》:「旌性行以制佩兮,佩夜光与琼枝。」
分類:性行与行
《漢語大詞典》:常性
(1).一定的规律。逸周书·常训:“天有常性,人有常顺。”
(2).本性。庄子·马蹄:“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周德。” 明 冯琦 宋史纪事本末·太祖代周:“令公被酒,失其常性,幸勿讶。”
(3).持久性。 刘厚明 《小雁齐飞》第一幕:“五分钟热气--干什么都没常性!”
《骈字类编》:鹿性
山谷题跋论鹿性胡居士云鹿性惊烈多别良草恒食九物馀则不尝群处必依山冈产归下泽享神用其肉者以其性烈清净故也凡饵药者勿食鹿肉服药必不得力以鹿常啖解毒之草是故能制毒散诸药也九草者葛叶及花鹿葱鹿药白蒿水芹甘草齐头蒿山耳荠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