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坐困愁城  拼音:zuò kùn chóu chéng
形容处境艰困、没有出路,且无力摆脱。如:「他对于公司营运状况欠佳无计可施,只能坐困愁城。」
《国语辞典》:摸著石头过河(摸著石头过河)  拼音:mō zhe shí tóu guò hé
(歇后语)走一步算一步。比喻无力改变事实现状,只能听任事情自由发展。如:「事到如今,只好摸著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
《国语辞典》:头重身轻(头重身轻)  拼音:tóu zhòng shēn qīng
形容全身无力,难以支撑。《红楼梦》第五二回:「一面说,一面坐起来,挽了一挽头发,披了衣裳,只觉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掌不住。」
《国语辞典》:无壳蜗牛(无壳蜗牛)  拼音:wú ké guā niú
比喻无力购屋者。如:「台北居大不易,工作了十几年,至今还是一只无壳蜗牛。」
分类:无力
《国语辞典》:雇不起(雇不起)  拼音:gù bù qǐ
无力出资雇用。如:「我们公司才刚开业,实在雇不起太多职员。」
《国语辞典》:二五八  拼音:èr wǔ bā
1.对事物外行、无力掌握的人。如:「他对这行一窍不通,是个道地的二五八。」
2.大略、概况。如:「这件事我只知道个二五八,详细情形我也不太清楚。」
《国语辞典》:救济院(救济院)  拼音:jiù jì yuàn
一种慈善机构。专门收容无力谋生者或精神异常、丧失行为能力者,以使其获得妥善的照顾。
《国语辞典》:懒黄病(懒黄病)  拼音:lǎn huáng bìng
罹患黄疸病的人,身体虚弱无力,懒散不能工作,故称为「懒黄病」。《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那老儿名唤丁文,约有六十多岁,原是赵完的表兄,因有了个懒黄病,吃得做不得。」
《漢語大詞典》:公司破产
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无力继续经营,由法院宣告停止营业,进行债权债务清理的状态。中国公司法规定,依法宣告破产的公司,由法院依照有关法律,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组,对公司进行破产清算。
《國語辭典》:高不成,低不就  拼音:gāo bù chéng,dī bù jiù
高水准的做不成,低水准的则看不上。比喻不合适而难有成就。《醒世恒言。卷一七。张孝基陈留认舅》:「高不成,低不就,拣择了多少子弟,没个中意的。」也作「高不凑,低不就」、「高不辏,低不就」。
《漢語大詞典》:鼓馁旗靡(鼓餒旗靡)
鼓点无力,旗帜歪倒。形容军队士气不振。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凡行阵参伍弥缝之际,略觉鼓馁旗靡处,得健鋭兵数十屹立其间,则整而復进。”
《國語辭典》:荷花大少  拼音:hé huā dà shào
比喻夏季衣著光鲜,冬季便无力购买衣服的浪荡子。
《國語辭典》:病病歪歪  拼音:bìng bing wāi wāi
久病的样子。也作「病病殃殃」、「病病恙恙」。
《国语辞典》:穿壁引光  拼音:chuān bì yǐn guāng
汉代匡衡家贫而好学,无力购买灯烛,于是凿穿墙壁,藉由邻家烛光以照读的故事。见《西京杂记》卷二。后比喻刻苦勤学。也作「凿壁偷光」、「凿壁透光」。
《國語辭典》:束手就擒  拼音:shù shǒu jiù qín
不加抵抗,让人裍绑捉拿。《宋史。卷二五一。符彦卿传》:「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儒林外史》第八回:「宁王闹了两年,不想被新建伯王守仁一阵杀败,束手就擒。」也作「束手就缚」、「束身就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