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9,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绳尺
同伦
公称
入品
正分
公制
四行
平则
低下
月建
一准
净水
六德
权度
不到家
《國語辭典》:绳尺(繩尺)  拼音:shéng chǐ
工匠取直、丈量的工具。比喻法度。《金史。卷一二六。文艺传下。元德明传》:「为文有绳尺,备众体。」
《漢語大詞典》:同伦(同倫)
(1).同一等第。《穀梁传·文公十八年》:“秋, 公子遂 、 叔孙得臣 如 齐 ,使举上客,而不称介,不正其同伦而相介,故列而数之也。”
(2).同类。 汉 贾谊 新书·等齐:“君臣同伦,异等同服,则上恶能不眩於其下?”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当念众生现富单那形、鳩槃荼形、夜迦形,或人生中粗弊如畜,福力轻微,或生疣赘,五官不全,同伦讥厌,己亦厌苦,我当巧术而以度之。”
(3).同一道德标准。《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孔颖达 疏:“行同伦,伦,道也,言人所行之行皆同道理。”
《國語辭典》:公称(公稱)  拼音:gōng chēng
机械的性能、图纸尺寸等的规格或标准。
《漢語大詞典》:入品
(1).列入某种等级。多指达到一定的标准规格。 郑珍 《论诗示诸生》诗:“君看入品花,枝干必先异。”
(2).犹入流。旧指九品外的官员进入九品。 宋 岳珂 愧郯录·官品不分别:“本朝杂压之制,杂流伎术等官,皆入品,下而寺监之吏,凡未出官而先给告者,亦通谓之入品。”
《漢語大詞典》:正分
正半,恰好一半。 宋 林逋 《鸣皋》诗:“皋禽名秖有前闻,孤引圆吭夜正分。”
确定的标准。 北齐 刘昼 新论·殊好:“执其所好而与众相反,则倒白为黑,变苦成甘,移角成羽,偑蕕蒜当薰,美丑无定形,爱憎无正分也。”
《國語辭典》:公制  拼音:gōng zhì
为国际通用的度量衡制度,采取十进位制,例如:以米、公斤、秒分别表示长度、质量、时间的基本单位。
《國語辭典》:四行  拼音:sì xìng
1.四种德行:(1)指孝、忠、信、悌。《吕氏春秋。先识览。正名》:「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2)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曹世叔妻传》:「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也称为「四德」、「四教」。
2.四科,为汉代以德行举士的四项标准。《汉书。卷八六。何武传》:「光禄勋举四行,迁为鄠令。」唐。颜师古。注:「元帝永光元年迢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义各一人。时诏书又令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故武以此四行得举之也。」
3.佛教用语。指菩提、福德、智慧、羯磨。《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罗什法师可谓神出五才,志入四行者也。」唐。李邕〈岳麓寺碑〉:「四行乐而不取,三贤登而更迁。」
《國語辭典》:四德  拼音:sì dé
1.易经乾卦元、亨、利、贞四德。《易经。乾卦。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元亨利贞。」
2.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见《周礼。天官。九嫔》。《文选。范晔。后汉书皇后纪论》:「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也称为「四教」、「四行」。
3.孝、悌、忠、信。《大戴礼。卫将军文子》:「孔子曰:『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乎,中夫四德者矣哉!』」
4.佛教用语。指四种特徵。《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卷三:「唯此涅槃,具彼四德。」
《國語辭典》:四科  拼音:sì kē
1.孔门四科。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宋。邢炳。疏:「夫子门徒三千,达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唯举十人者,但言其翘楚者耳。」
2.文体的四种形式。指奏议、书论、铭诔、诗赋。《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漢語大詞典》:平则(平則)
使法则公平。谓按照封地大小和土质美恶制定征收税赋的标准。周礼·夏官·大司马:“均守平则,以安邦国。” 郑玄 注:“诸侯有土地者均之,尊者守大,卑者守小;则,法也。” 孙诒让 正义:“ 刘台拱 云:‘平则,所谓以地美恶为轻重之法。’案 刘 説是也。此则与《大宗伯》‘五命赐则’义同,即《大司徒》土均之法也。”
《國語辭典》:低下  拼音:dī xià
不高的意思。如:「他的职位虽然低下,生活艰苦,却能坚守岗位,怡然自得。」
《國語辭典》:月建  拼音:yuè jiàn
阴历每月所建之辰。古代以北斗七星斗柄的运转作为定季节的标准,将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分相配,用以纪月,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配子,称为「建子之日」。依此类推,十二月建丑、正月建寅、二月建卯,直到十月建亥,如此周而复始。《淮南子。天文》:「大时者,咸池也;小时者,月建也。」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七。象数一》:「若尽理言之,并月建亦须移易。」
《漢語大詞典》:斗建
即农历之月建。古时以北斗星的运转计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谓之斗建。如正月指寅,为建寅之月,二月指卯,为建卯之月。《汉书·律历志上》:“日至其初为节,至其中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建而知其次。”魏书·术艺传·张渊:“尔乃四气鳞次,斗建星移。” 唐 刘驾 《塞下曲》:“下营看斗建,传号信狼烟。” 明 张居正 《万寿无疆颂》:“彼星历家,以天道为不可测也,巧占斗建作甲乙,日积为岁,岁积为纪,乘而为十百千万,衍而为元会运世。”
《國語辭典》:一准  拼音:yī zhǔn
1.一定、必定。《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吴二说:『明天一准还你。』许亮说:『口说无凭,除非你立个明天期的期票。』」《文明小史》第三五回:「二兄既有这般豪举,小弟一准奉陪。」也作「一准」。
2.一同、一起。《文明小史》第五回:「当下金委员便同矿师商量,后天一准起身。」
《國語辭典》:一准(一準)  拼音:yī zhǔn
1.一定、确定。如:「明早一准来。」也作「一准」。
2.唯一的准则。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农夫见莠,其必锄也:若斯之科,亦万代一准焉。」
《国语辞典》:净水(净水)  拼音:jìng shuǐ
1.乾净的水。《红楼梦》第一○二回:「毛半仙道:『既如此,取净水洗手,设下香案,让我起出一课来看就是了。』」
2.将原水加以处理,使其变为合于饮水水质标准的水。
《漢語大詞典》:六德
(1).谓人的六种美德。书·皋陶谟:“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按,“六德”即“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彊而义”中的六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虞 夏 文章,则有 皋陶 六德。” 明 唐顺之 《廷试策一道》:“ 禹 曰:‘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分之以三德、六德,皆以广知人之旨也。”
(2).古代使臣的六项守则。国语·鲁语下:“《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諏、谋、度、询,必咨於周。敢不拜教。臣闻之曰:‘怀和为每怀,咨才为諏,咨事为谋,咨义为度,咨亲为询,忠信为周。’君貺使臣以大礼,重之以六德,敢不重拜。” 韦昭 注:“六德,谓諏也,谋也,度也,询也,咨也,周也。”
(3). 周 大司徒教民的六项道德标准。《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清 姚鼐 《乾隆庚寅科湖南乡试策问》之一:“昔 箕子 言五事,周礼言六德, 孔子 四教:文、行、忠、信而已。”
(4).兵家之六德:礼、仁、信、义、勇、智。司马法·仁本:“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也。”
《漢語大詞典》:权度(權度)
权衡度量。 清 唐甄 潜书·自明:“因师而得者,不过绳墨其身,权度其心,为君子人而止。” 胡适 《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致其心之明,自然权度事情,无几微差失。”
《國語辭典》:不到家  拼音:bù dào jiā
形容技能或功夫不够火候,不具备应有的水准。《文明小史》第二回:「大家到这里,方才明白是张师爷工夫不到家,说的不好,所以外国人也不要他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