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栗子  拼音:lì zi
板栗的别名。参见「板栗」条。
《國語辭典》:栗爆  拼音:lì bào
握拳或屈指,用突出的中指节敲打头的动作。元。无名氏《黄花峪》第四折:「我去你秃头上直打五十个栗爆!」也作「栗暴」。
《国语辞典》:糖炒栗子  拼音:táng chǎo lì zi
一种零食。将锅内掺有糖蜜的砂子炒热,再倒入生栗子,连翻带炒,使生栗子由无光泽,变成油亮枣红的熟栗子。也称为「甘栗」、「炒栗子」。
《国语辞典》:炒栗子  拼音:chǎo lì zi
一种零食。将栗实放在拌糖的黑铁砂中炒熟。也称为「糖炒栗子」。
分类:零食铁砂
《國語辭典》:鸡皮栗子(雞皮栗子)  拼音:jī pí lì zi
皮肤上因为寒冷或惊吓等刺激,引起附著于毛发的肌肉收缩而产生皮肤表面突起细密小粒的现象。《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一阵西风,正从门圈子里刮来,身上又无绵衣,肚中又饿,刮起一身鸡皮栗子,把不住的寒颤。」也称为「寒粟子」、「鸡皮疙瘩」。
分類:鸡皮疙瘩
《漢語大詞典》:寒栗子
因受寒或受惊,皮肤上出现的疙瘩。《水浒传》第一回:“太尉方纔爬得起来,説道:‘惭愧!惊杀下官!’看身上时,寒栗子比餶飿儿大小。”一本作“ 寒粟子 ”。
《漢語大詞典》:爆栗子
栗爆。谓将食指、中指弯曲起来敲人头顶的动作。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七:“不知为什么, 大高二爷 顶恨她,有机会总要给她几个爆栗子,牙齿还要咬紧。”
《漢語大詞典》:吃麻栗子
方言。被别人屈着中指指节骨凿头额。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七:“拿摩温动不动就给人吃麻栗子,立壁角。”
《國語辭典》:毛栗子  拼音:máo lì zi
板栗树果实的别名。参见「板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