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老营(老營)  拼音:lǎo yíng
1.旧指军队长期驻扎的营房。
2.旧称歹人、匪徒长期盘据的地方。如:「那批匪党盘据的老营就在山上。」
《國語辭典》:边区(邊區)  拼音:biān qū
边远或靠近边界的地区。如:「边区居民」。也作「边地」、「边土」。
《國語辭典》:根据地(根據地)  拼音:gēn jù dì
凭恃、依据的地方。多指事物据以发展的主要中心。如:「宋江等人啸聚山林,以梁山泊为根据地。」《清史稿。卷一三八。兵志九》:「故创练海军,以威海、旅顺为根据地。」
《漢語大詞典》:帮源洞(幫源洞)
洞名。 宋 方腊 起义的根据地。 宋 杨仲良 《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四一:“ 睦州 青溪县 (今 浙江 淳安 县)有洞曰 帮源 ,广深约四十餘里。”
《漢語大詞典》:苏区(蘇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和人民群众所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刘亚楼 《伟大的第一步》:“对中央苏区来说,反‘围剿’战争这是第一次。”
《漢語大詞典》:红区(紅區)
指红军占领的革命根据地。 王愿坚 《妈妈》:“后来他被调到 江西 红区去。” 王淑臣 《崇高的友谊--怀念敬爱的朱德委员长》诗:“枪杆子打出了五百里红区。”参见“ 红军 ”。
《國語辭典》:红军(紅軍)  拼音:hóng jūn
1.通常指西元1917年苏联革命后,由布尔什维克党人的赤卫队改组扩编的武装力量,称为工农红军或苏联红军,简称为「红军」。1946年2月,苏联红军改称苏维埃陆军,并与苏联海军组成苏联的主要武装力量,官方名称则仍为苏维埃陆军,直到1991年12月随著苏维埃政权瓦解而解体;不过军队实质上是在俄罗斯共和国的控制之下持续运作,1993年12月改称为俄罗斯陆军。
2.泛指共产党的军队。
《漢語大詞典》:赤区(赤區)
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中国歌谣资料·送郎投红军》:“我们赤区人,个个要觉醒,参加红军杀敌人。”
《国语辞典》:复兴基地(复兴基地)  拼音:fù xīng jī dì
1.收复失土的根据地。
2.通常指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地区。
《国语辞典》:土伦(土伦)  拼音:tǔ lún
Toulon
港口名。在法国东南部。濒地中海,是法国重要的海军根据地。该地气候属地中海型气候,冬季温暖,是有名的避寒胜地。
《国语辞典》:播越失据(播越失据)  拼音:bò yuè shī jù
失去根据地,而流亡在外。《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臣昔与车骑将军董承图谋讨操,机事不密,承见陷害,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
《国语辞典》:老营儿(老营儿)  拼音:lǎo yíng ér
原住所或根据地。如:「大家都出去逛街了,只留我独守老营儿。」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儿童团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儿童组织。基本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领导儿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革命工作,如站岗放哨、带路送信等,并开展一些文化学习等活动。
《漢語大詞典》: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員會)
(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工农政权机构。《中国歌谣资料·各地组织苏维埃》:“苏区日见日扩大,反动政府垮了台,建立革命委员会,同志哥,自己当家掌政权。”《红旗飘飘·攻打上杭城》:“革命委员会研究情况之后,便决定主动撤退。”
(2).“文化大革命”中各行政区域以至各部门、各单位在“夺权”后成立的临时权力机构。1975年宪法规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是地方各级人大的常设机关,同时又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978年宪法沿用了革命委员会这一名称,但作了不同的规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将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改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漢語大詞典》:儿童团(兒童團)
全国解放前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的少年儿童组织。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打死地主狗,咱们儿童团查夜,再也不怕了。” 孙犁 《白洋淀纪事·识字班》:“自卫队的班长,妇救会的班长,儿童团的班长,都忙起来了。”
《漢語大詞典》:胡猜乱想(胡猜亂想)
没有根据地随意猜想。 马烽 《三年早知道》:“在去 甄家庄 的路上,我脑子里不断地胡猜乱想。” 孙犁 《白洋淀纪事·藏》:“她胡猜乱想,什么工作呀,夜间出去白天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