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瓣海南沉
 
一瓣香
 
心香一瓣
 
瓣香心敬


《后山诗注》卷三〈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书图〉
生世何用早,我已后此翁。颇识门下士,略已闻其风。中年见二子,已复岁一终。呼我过其庐,所得非所蒙。先朝群玉殿,冠佩环群公。神文焕王度,喜色见天容。御榻谁复登,帝书元自工。黄绢两大字,一览涕无从。似欲托其子,天意人与同。历数况有归,敢有贪天功。集古一千卷,明明并群雄。谁为第一手,未有百世公。庙器刻科斗,宝樽蟠华虫。缅怀弁服士,酬献鸣瑽瑢。插架一万轴,遗子以固穷。素琴久绝弦,棋酒颇阙供。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世虽嫡孙行,名在恶子中。斯人日已远,千岁幸一逢。吾老不可待,草露湿寒蛩。
《漢語大詞典》:海南
旧指今 海南岛 地区。亦泛指南部滨海地区。 宋 沈作哲 寓简:“草木之最香者如沈水……鸡舌之属,皆产於 岭 表、 海南 。”说郛卷三二引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海南人情不恶》:“ 东坡 自 海南 还,过 润州 ,州牧故人也,出郊迓之,因问 海南 风土人情如何。” 明 皇甫涍 《雪山歌奉寄彭太保》:“龙举空悲剑舄藏,海南漠北俱萧瑟。”
《漢語大詞典》:海南香
即海南沉。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香:“海南香,气皆清淑,如莲花、梅英、鹅梨、蜜脾之类,焚一博投许,氛翳弥室,翻之四面悉香,至煤烬,气不焦,此海南香之辨也。” 宋 陆游 《雪夜》诗:“书卷纷纷杂药囊,拥衾时炷海南香。”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梦里春红十丈长,隔帘偷袭海南香。”参见“ 海南沉 ”。
分類:海南
《漢語大詞典》:海南沈
植物名。沉香的一种。因出自海南诸国及 交 、 广 、 崖州 ,故名。 宋 陈亮 《彩凤飞》词:“海南沉烧著,欲寒犹暖。”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沉香﹝集解﹞引 蔡绦 曰:“ 真腊 不若 海南 黎峒 。 黎峒 又以 万安 黎母山 东峒 者,冠絶天下,谓之海南沉,一片万钱。”
《国语辞典》:海南特别行政区(海南特别行政区)  拼音:hǎi nán tè bié xíng zhèng qū
民国三十三年,在海南岛一带特别设置的行政区域。共置十六县,首府海口市,辖境包括海南岛及南海中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
《国语辞典》:海南戏(海南戏)  拼音:hǎi nán xì
流行于广东省海南岛及雷州半岛部分地区的地方戏曲。参见「琼剧」条。
《国语辞典》:海南岛(海南岛)  拼音:hǎi nán dǎo
岛名。位于广东省南部,处南海中,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面积三万二千一百九十八平方公里。为大陆地区第一大岛,南控南洋群岛,形势重要。也称为「琼州岛」。
《漢語大詞典》:海南省
别称“琼”。在中国最南部。省境由海南岛及散布在南海的西沙、中沙、南沙三群岛组成,面积3.39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区。人口702万(1995年)。有黎、苗等少数民族。1988年建省。省会海口。主岛中南部是以五指山为主的山地,北部为平原。地处热带,降水多。中国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产优质铁矿,近海富天然气。现已开放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分类字锦》:海南松煤
苏轼书潘衡墨金华潘衡初来儋耳起灶作墨得烟甚丰而墨不甚精子教其作远突宽灶得烟几减半而墨乃尔其印文曰海南松煤东坡法墨皆精者也又书海南墨此墨吾在海南亲作其墨与廷圭不相下海南多松松多故煤富煤富故有择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沃焦
(1).亦作“ 沃燋 ”。古代传说中东海南部的大石山。文选·郭璞〈江赋〉:“出 信阳 而长迈,淙 大壑 与 沃焦 。” 李善 注引《玄中记》:“天下之大者,东海之 沃焦 焉,水灌之而不已。 沃焦 ,山名也,在东海南方三万里。”文选·嵇康〈养生论〉“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 尾閭 ” 李善 注引 晋 司马彪 曰:“一名 沃燋 ……在 扶桑 之东,有一石,方圆四万里,厚四万里,海水注者无不燋尽,故名 沃燋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 沃焦 之石,何气所然。” 清 邓旭 《钱塘看潮》诗:“伊昔惟闻东流之水无尽期, 沃焦 澒洞为漏巵。”
(2).古代传说中的异人。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东方有 螗螂 、 沃焦 。”
《漢語大詞典》:朱崖
(1).红色山崖。 唐 陆龟蒙 《秋热》诗:“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 明 何景明 《姜子岭至三坌》诗:“朱崖秀夏木,石壁映寒潭。”
(2).即 珠崖 。今 海南省 海口市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 贾捐之 之陈於 朱崖 , 刘歆 之辨於祖宗,虽质文不同,得事要矣。” 宋 苏轼 《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 ,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参见“ 珠厓 ”。
(3). 唐 李德裕 的别称。 李德裕 曾任 崖州 司户,故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 令狐綯 ﹞洎身居巖庙,别无所长,諫官上章,可见之矣。与 朱崖 之终始,殆难比焉。”
《漢語大詞典》:珠厓
亦作“ 珠崖 ”。 地名。在 海南省 琼山县 东南。 汉 武帝 元鼎 六年定 越 地,以为 南海 、 苍梧 、 郁林 、 合浦 、 交趾 、 九真 、 日南 、 珠厓 、 儋耳 郡。后 珠厓 等郡数反叛, 贾捐之 上疏请弃 珠厓 ,以恤 关东 , 元帝 从之,乃罢 珠厓郡 。事见汉书·武帝纪《贾捐之传》。后以“珠厓”泛指边疆地区。 唐 宋之问 《早发韶州》诗:“炎徼行应尽,回瞻乡路遥。 珠厓 天外郡,铜柱海南标。” 明 张煌言 《答赵安抚书》:“以滨海之赋,畀我海上之师……匪直暂解兵争,亦以稍甦民困。是 珠崖 虽弃,休息宜然。” 清 黄遵宪 《书愤》诗:“一自 珠崖 弃,纷纷各效尤。瓜分惟客听,薪尽向予求。”
《漢語大詞典》:琼州(瓊州)
(1).地名。 唐 代设州,辖境相当今 海南省 海口市 及 琼山 、 定安 、 澄迈 、 临高 、 琼海 等县。 明 代改为府名。辖境扩大至整个 海南岛 。 清 孙枝蔚 《送丘曙戒侍讲赴岭南》诗:“万里 琼州 路,凄凉独去船。”
(2).仙境。喻美好的社会。 陈毅 《示儿女》诗之一:“安得一夜似电变,人间净化塑琼州?”
《漢語大詞典》:琼山(瓊山)
(1).山名。指 昆仑山 。传说山上产大禾。文选·张协〈七命〉:“ 大梁 之黍, 琼山 之禾。” 李善 注:“ 琼山 禾,即 崑崙之山 木禾。山海经曰:‘ 崑崙 之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南朝 梁 庾肩吾 《谢东宫赉米启》:“ 滍水 鸣蝉,香闻十里, 琼山 合颖,租归十县。”
(2).山名。在 海南省 琼山县 南。清史稿·地理志十九:“ 琼山 (县)南 琼山 ,县以是名。”
(3).比喻雪覆之山。《群音类选·泰和记·谢东山雪朝试儿女》:“琼山隐隐,银涛滚滚,霎时间封尽青黄。”
《漢語大詞典》:珠厓
亦作“ 珠崖 ”。 地名。在 海南省 琼山县 东南。 汉 武帝 元鼎 六年定 越 地,以为 南海 、 苍梧 、 郁林 、 合浦 、 交趾 、 九真 、 日南 、 珠厓 、 儋耳 郡。后 珠厓 等郡数反叛, 贾捐之 上疏请弃 珠厓 ,以恤 关东 , 元帝 从之,乃罢 珠厓郡 。事见汉书·武帝纪《贾捐之传》。后以“珠厓”泛指边疆地区。 唐 宋之问 《早发韶州》诗:“炎徼行应尽,回瞻乡路遥。 珠厓 天外郡,铜柱海南标。” 明 张煌言 《答赵安抚书》:“以滨海之赋,畀我海上之师……匪直暂解兵争,亦以稍甦民困。是 珠崖 虽弃,休息宜然。” 清 黄遵宪 《书愤》诗:“一自 珠崖 弃,纷纷各效尤。瓜分惟客听,薪尽向予求。”
《國語辭典》:华南(華南)  拼音:huá nán
泛指大陆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