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擞火
炉公
火架
拨火棒
撤火
来扇馆
《国语辞典》:擞火(擞火)  拼音:sòu huǒ
用铁条疏通炉火。
《国语辞典》:炉公(炉公)  拼音:lú gōng
中国民间行神之一。凡与炉火铸炼有关的金饰业、打铁业、铸造业所祭祀的祖师爷。相传三皇时代的胡靖为炉公先师。
《漢語大詞典》:火架
支撑盘或壶在炉火边保温用的金属架
需要时放在火上用以支撑炊具的支架
《國語辭典》:拨火棒(撥火棒)  拼音:bō huǒ bàng
1.拨弄炉中火炭的棒子。如:「他用拨火棒将火炉中的火弄旺。」也作「火钳」。
2.引申为挑拨是非的人。如:「他努力作个和事佬,不作拨火棒,免得事态扩大。」
《漢語大詞典》:撤火
(1).撤去炉火。如:天气渐暖,该撤火了。
(2).方言。畏惧,怯懦。 李劼人 《大波》第二部第二章:“我那时毫不撤火,拔去栅门就朝大田坎跑。”原注:“ 四川 人的语汇,把不畏惧、不怯懦,都叫作不撤火。”
《國語辭典》:来扇馆(來扇館)  拼音:lái shān guǎn
乡村的小茶馆。乡下地方,经常都是客人到后才扇起炉火烧茶,故称为「来扇馆」。如:「农閒时,村民喜欢在来扇馆里谈天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