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85,分9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利物
物象
博物
二物
微物
物态
财物
物议
俗物
爱物
物候
尤物
玩物
时物
庶物
《國語辭典》:利物  拼音:lì wù
1.奖品、奖金。《水浒传》第九回:「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你若嬴得我,这利物属你。」
2.财物。《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顾三郎一夥,重泊船于芦苇丛中,将所得利物,众人十三分均分。」
《漢語大詞典》:物象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
《國語辭典》:博物  拼音:bó wù
1.博通万物,知识广博。《左传。昭公元年》:「晋侯闻子产之言曰:『博物君子也。』」
2.动物、植物、矿物等学科的总称。
《骈字类编》:二物
唐 白居易 朱藤杖紫骢吟 天生二物济我穷,我生合是栖栖者。
唐 欧阳詹 荅韩十八驽骥吟 顾兹万恨来,假彼二物云。
唐 吕岩 七言 其三十四 二物会时为道本,五方行尽得丹名。
宋 苏轼 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 二物与人初不异,飘落高下随风花。
分类:二物
《漢語大詞典》:微物
(1).细小的东西;小的生物。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於削。”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昔嘉量微物,盘盂小器,犹其昭德记功,载在铭典。” 明 韩洽 《雪下红》诗:“天道存微物,韶华惜岁阑。” 清 黄鷟来 《甲戌晤张蔚生喜而有赋》诗之二:“微物知报德,径寸传 隋 珠。”
(2).喻指卑下者。南史·周朗传:“ 朗 悖礼利口,宜合翦戮,微物不足乱典刑,特锁付边郡。”
(3).作自称之谦词。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宴曲水作诗》:“仰閲丰施,降惟微物。” 李善 注:“微物,自谓也。”
(4).菲薄的礼物。用作谦词。 明 杨珽《龙膏记·旤媒》:“这些微物,聊充涂中之费。” 鲁迅 《书信集·致宋琳》:“极欲略备微物,聊申祝意,而南北道远,邮寄不便。”
《國語辭典》:物态(物態)  拼音:wù tài
大陆地区指物质存在的状态。如:「水蒸气是水加热气化后的物态。」
《國語辭典》:财物(財物)  拼音:cái wù
钱财物品的总称。《三国演义》第二回:「贼以为官兵至,尽弃财物奔走。」
《國語辭典》:物议(物議)  拼音:wù yì
批评的舆论。《北史。卷六。齐高祖神武帝本纪》:「王若厌伏人情,杜绝物议,唯有归河东之兵,……止戈散马,各事家业。」《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卿防物议,我畏人言。」
分類:众人议论
《國語辭典》:俗物  拼音:sú wù
1.庸俗无趣的人。《晋书。卷四三。列传。王戎》:「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
2.平凡庸俗的东西。如:「这些破铜烂铁,陈年俗物,你还留著干嘛?」《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但今日是你为妇之始,用这些俗物,非礼也。我这里另有几件东西给你看看。」
《漢語大詞典》:爱物(愛物)
(1).爱护万物。孟子·尽心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章炳麟 《菌说》:“ 荀子 曰:‘万物同宇而异体。’以异体故必自亲亲始,以同宇故必以仁民爱物终。”
(2).心爱的东西。 唐 张祜 《将至衡阳道中作》诗:“长年无爱物,深话少情人。” 杨朔 《雪花飘飘》:“ 桃树爷爷 有件时刻不离身的爱物,那就是支唢呐。”
《國語辭典》:物候  拼音:wù hòu
万物应节候而异,称为「物候」。如草木荣枯,昆虫发蛰,候鸟往来。南朝梁。简文帝〈晚春赋〉:「嗟时序之回斡,叹物候之推移。」唐。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國語辭典》:尤物  拼音:yóu wù
1.绝色美女。《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宋。柳永少年游。世间尤物意中人〉词:「世间尤物意中人。轻细好腰身。香帏睡起,发妆酒酾,红脸杏花春。」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出:「世兄有福,消此尤物。」今或指诱人的美女,略含贬义。
2.最好的物品。唐。白居易 新乐府。八骏图:「由来尤物不在大,能荡君心则为害。文帝却之不肯乘,千里马去汉道兴。」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
《國語辭典》:玩物  拼音:wán wù
1.供玩赏、玩弄的人或器物。《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君之玩物,衣以文绣;君之凫雁,食以菽粟。」
2.观览景物。晋。陆云〈高冈〉诗四首之四:「幽居玩物,顾景自颐。」
《國語辭典》:玩物  拼音:wàn wù
玩赏器物。《书经。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漢語大詞典》:时物(時物)
(1).指一定时间内的事物。易·繫辞下:“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韩康伯 注:“物,事也。”
(2).应时的作物。后汉书·章帝纪:“宜助萌阳,以育时物。”
(3).应时的食物。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司空 孟仁 卒”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 孟仁 ﹞每得时物,来以寄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是月巷陌杂卖:“是月时物,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大小米水饭、炙肉。”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七:“ 乐氏 至孝,凡遇时物,必遣女踰岭餽其姑。”
(4).时节景物。 唐 杜甫 《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诗:“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 清 谭献 《〈唐诗录〉序》:“揽时物之迁变,感家室之仳别。”
《國語辭典》:庶物  拼音:shù wù
万物。《孟子。离娄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
分類:众物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