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0,分323页显示  上一页  105  106  107  108  109  111  112  113  1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御宝
秘馆
皇道
龙爪
图谶
成君
八佾
驻辇
瑶函
御道
珠旒
御榻
清路
寝室
睿文
《國語辭典》:御宝(御寶)  拼音:yù bǎo
天子的玺印。《镜花缘》第四回:「太监遵旨,把金笺用了御宝,张挂上林苑内。」
分類:印玺帝王
《漢語大詞典》:秘馆(祕館)
即秘阁。帝王藏书之所。后汉书·贾逵传:“尤明《左氏传》国语,为之解詁五十一篇, 永平 中上疏献之, 显宗 重其书,写藏祕馆。” 晋 陆机 《讲〈汉书〉》诗:“税驾 金华 ,讲学祕馆,有集惟髦,芳风雅宴。” 宋 张先 《泛青苕》词:“红柱巧,綵船稳,当筵主、祕馆词臣。”
《漢語大詞典》:皇道
(1).上古帝王治国的法则。亦指后世帝王治国的法则。文选·班固〈西都赋〉:“博我以皇道,弘我以 汉 京。” 李周翰 注:“皇道,皇王之道。”世说新语·雅量“ 嵇中散 临刑东市”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隐 《文士传》:“今皇道开明,四海风靡。”新唐书·韩琬传:“罚虽轻而不犯,赏虽薄而劝,位尊不倨,家富不奢;学校不励而勤,道佛不惩而戒;土木质厚,禆贩弗蚩。其故奈何?杂以皇道也。”
(2).犹大道。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沉浮翱翔,乐我皇道。” 李周翰 注:“皇,大也。鱼鸟沉浮翱翔,自得天性,乐我大道。”文选·张协〈七命〉:“皇道焕炳,帝载缉熙。” 吕向 注:“皇,大……言大道熙明。”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皇道四达礼乐成,临朝日举表时平。”
《國語辭典》:龙爪(龍爪)  拼音:lóng zhǎo
本指龙的爪子。后比喻天子的手。元。张宪〈太真明皇谱笛图〉诗:「风生龙爪玉星香,露湿樱唇金镂长。」
《國語辭典》:龙爪书(龍爪書)  拼音:lóng zhǎo shū
书体名。传晋朝王羲之曾书飞字于柱,其点画似龙爪,故称为「龙爪书」。宋。朱长文《墨池编》卷一:「龙爪篆者,晋右将军王羲之曾游天台,还至会稽,……题柱作一飞字,有龙爪之形焉,遂称龙爪书。」
《國語辭典》:图谶(圖讖)  拼音:tú chèn
河图、符命等有关王者受命徵验的书籍。流行于东汉,多为预言或隐语。如「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即预言刘季作天子。其实是事后附会的说法。《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宛人李通等以图谶说光武云:『刘氏复起,李氏为辅。』」《三国演义》第八○回:「祥瑞图谶,皆虚妄之事;奈何以虚妄之事,而遽欲朕舍祖宗之基业乎?」也作「图录」、「图箓」、「图书」。
《國語辭典》:谶纬(讖緯)  拼音:chèn wěi
《谶录》和《图纬》,皆为占验符命的书。《后汉书。卷八一。方术传上。廖扶传》:「绝志世外,专精经典,尤明天文、谶纬,风角、推步之术。」
《漢語大詞典》:成君
固定的君主。国语·晋语四:“自子之行, 晋 无寧岁,民无成君。” 韦昭 注:“成,定也。”
分類:固定帝王
《國語辭典》:八佾  拼音:bā yì
1.周代天子用的乐舞。佾,指舞列。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八佾」指舞生纵横各八人,共六十四人组成。《论语。八佾》:「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汉。张衡〈东京赋〉:「冠华秉翟,列舞八佾。」
2.特指祭祀孔子的乐舞。佾生人数的多寡,事关受礼者的身分和地位,故有八佾、六佾、四佾的分别。八佾舞本当用于天子,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公羊家尊孔子为素王,汉平帝追谥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追谥为文宣王,西夏仁宗更追谥为文宣帝,后人乃以八佾舞配祀孔子,以示尊崇。
3.《论语》篇名。
分類:乐舞帝王
《漢語大詞典》:驻辇(駐輦)
谓帝王出行,途中停车。新唐书·柳公权传:“ 公权 从幸 未央宫 ,帝驻輦曰:‘朕有一喜。’”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 裕陵 幸尚书省,驻輦环视久之。”亦指帝王出巡,停留某地。《天雨花》第十五回:“皇长子驻輦 山东 。”
《國語辭典》:瑶函(瑤函)  拼音:yáo hán
1.尊称他人的信函。唐。司空图 月下留丹灶诗:「瑶函真迹在,妖魅敢扬威。」也作「瑶笺」。
2.珍贵的书籍。
《國語辭典》:御道  拼音:yù dào
皇帝车驾所走的道路。《后汉书。卷三三。虞延传》:「帝乃临御道之馆,亲录囚徒。」《洛阳伽蓝记。卷一。景林寺》:「景林寺在开阳门内御道东。」
《漢語大詞典》:珠旒
(1).皇冕前后的珠串。常借指帝王。 唐 杨衡 《他乡七夕》诗:“向云迎翠輦,当月拜珠旒。” 宋 梅尧臣 《和景彝紫宸早谒》:“朝开閶闔九重深,望拜珠旒照玉簪。”
(2).比喻似珠饰冕旒之物。 宋 苏轼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诗之二:“千株玉槊搀云立,一穗珠旒落镜寒。” 王文诰 辑注:“珠旒,谓瀑布也。” 宋 范成大 《小涧》诗:“石碍珠旒溅,滩平雾縠铺。”此喻飞泻的水花。 清 查慎行 《顺风挂帆连下贞阳香炉清远三峡》诗:“就中 清远 更秀出,造化有意穷雕鎪…… 华阳 道冠簪碧玉, 竺国 宝髻垂珠旒。”此喻层岩迭石。
《漢語大詞典》:御榻
皇帝的坐卧具。北齐书·赵彦深传:“自 皇建 以还,礼遇稍重,每引见或升御榻,常呼官号而不名也。”资治通鉴·唐高宗武德五年:“ 杜伏威 入朝,延升御榻。”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戆子》:“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主亦沽直而为之乎?”
《漢語大詞典》:清路
(1).清洁的道路。 三国 魏 曹植 《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三国 魏 应璩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按轡清路,周望山野。”
(2).使道路清净。古制帝王或大臣出巡时清扫道路,驱散行人。 三国 魏 阮籍 《奏记诣曹爽》:“乞降期会,以避清路。”梁书·到溉传:“﹝ 到溉 ﹞冠履十年一易,朝服或至穿补,传呼清路,示有朝章而已。”
《國語辭典》:寝室(寢室)  拼音:qǐn shì
1.卧室,睡觉的地方。唐。唐暄 还渭南感旧诗二首之一:「寝室悲长簟,妆楼泣镜台。」也称为「卧房」、「卧室」。
2.帝王宗庙中的后殿。《宋书。卷一六。礼志》:「府君迁主,宜在宣皇帝庙中,然今无寝室,宜变通而改筑。」
《國語辭典》:寝庙(寢廟)  拼音:qǐn miào
1.旧称皇帝宗庙的前殿为庙,后殿为寝。亦用以泛指宗庙。《礼记。月令》:「寝庙毕备。」汉。郑玄。注:「凡庙前曰庙,后曰寝。」《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先帝园陵寝庙,群臣莫习。」
2.泛指寝居之处。《左传。襄公四年》:「经吞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漢語大詞典》:睿文
指皇帝的文德。 唐 白居易 《德宗皇帝挽歌》之三:“睿文诗播乐,遗训史标言。”《宋史·乐志十三》:“治定资神武,功成显睿文。”
分類:文德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