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人伦(人倫)  拼音:rén lún
1.人类的伦常。《孟子。滕文公上》:「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三国演义》第二○回:「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为重。」
2.人类。《荀子。富国》:「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北齐书。卷三。文襄帝纪》:「禽兽恶死,人伦好生,仆实不辜,桓、庄何罪。」
3.人才。《北史。卷四一。杨播传》:「典选二十馀年,奖擢人伦,以为己任。」《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铨品人伦,各尽其用。」
4.评选人才。《北史。卷二一。崔宏传》:「浩有鉴识,以人伦为己任。」
《國語辭典》:色相  拼音:sè xiàng
1.佛教用语。指物质的特徵。
2.引申为人的声音容貌。《醒世姻缘传》第五回:「每日叫小胡儿,奚落他,他也不露一些色相出来。」
3.色彩三要素之一,即色彩相貌。如赤、橙、黄、绿、青、紫等,就是色相的名称。
《漢語大詞典》:人相
(1).人的相貌、形貌。 唐 皮日休 《相解》:“今之相工,言人相者,必曰某相类龙……某至公侯。” 巴金 《坚强战士》:“他躺在草地上,深身湿得象一只落汤鸡,他已经失去人相了。”
(2).星相术用语。特指贵人之相。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读法华经得相法:“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
(3).佛教语。指一切众生外现的形象状态。《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金刚经》云:‘无人相,无我相。’世间万事皆坏在有人相、我相。” 黄遵宪 《以莲菊桃作歌》:“众花照影影一样,曾无人相无我相。”
《國語辭典》:骨相  拼音:gǔ xiang
人的体格和相貌。《北史。卷七七。赵绰传》:「朕于卿无所爱惜,但卿骨相不当贵耳。」
《國語辭典》:容貌  拼音:róng mào
面貌、相貌。《三国演义》第一○回:「吾观此人容貌魁梧,必有勇力。」
《漢語大詞典》:燕颔(燕頷)
(1).形容相貌威武。颔,下巴。 唐 王宏 《从军行》:“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頷猿肱穠李肤。”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三:“ 童贯 彪形燕頷,亦略有髭,瞻视炯炯,不类宦人。”《群音类选·蟠桃记·诞孙相庆》:“看兰孙,虎头燕頷,知不是等闲人。”
(2). 东汉 名将 班超 自幼即有立功异域之志。相士说他“燕頷虎颈”,有封“万里侯”之相。后奉命出使 西域 三十一年,陆续平定各地贵族的变乱,官至 西域 都护,封 定远侯 。见后汉书·班超传。后以“燕頷”为封侯之相。 南朝 陈 徐陵 《出自蓟北门行》:“生平燕頷相,会自得封侯。” 唐 岑参 《送张都尉东归》诗:“封侯应不远,燕頷岂徒然。” 清 赵翼 《赠相士彭铁嘴》诗:“幸免鼠目求官讯,本无燕頷封侯状。”
(3).指武将;勇士。 明 徐渭 《次夕降抟雪径满鹅鸭卵烧竹照之八十韵》:“燕頷不醒頽锦帐,蛾眉邀醉叠金椑。” 清 孙致弥 《咏史次王玠右先生韵》:“燕頷何年驰铁马,羊头此日总金貂。” 清 陈维嵩 《贺新凉·和竹逸江村遇伎之作》词:“风前小进休仍却,从古是、蛾眉燕頷,此身奚託?”
《漢語大詞典》:好相
(1).迷信者认为主好运的一种相貌。晋书·羊祜传:“﹝ 祜 ﹞遇父老谓之曰:‘孺子有好相,年未六十,必建大功於天下。’”
(2).佛教语。指佛陀所具有的三十二种“相”(不同凡俗的显著特征)和八十种“好”(不同凡俗的细微特征)。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玩真》:“诸般好相能停妥。他真身在 补陀 ,咱 海南 人遇他。”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就中白毫光,普照世大千,八十种好相,一一功德圆。”参见“ 三十二相 ”、“ 八十种好 ”。
《國語辭典》:老相  拼音:lǎo xiàng
容貌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如:「他只是长得老相,实际年龄才四十出头。」
《國語辭典》:法相  拼音:fǎ xiàng
1.宇宙间的一切现象。《大宝积经》卷二十三:「一切法相、法相之性,不可以性为观察。」
2.僧道称天尊的庄严宝相。唐。黄滔 丈六金身碑:「铜为内肌,金为外肤,取法西天,铸成东越,巍巍落落,毫光法相。」
《國語辭典》:法相宗  拼音:fǎ xiàng zōng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因其创始人玄奘常住慈恩寺,故也称为「慈恩宗」。玄奘到印度留学,从戒贤大师学习瑜伽行派的典籍,回国后将之翻译。由其弟子加以传扬,而形成一宗派。其学说主要在阐明一切现象。因心识才存在;无心识则无现象之理。唐武宗灭法,因典籍惨遭焚毁从此一蹶不振。也称为「唯识宗」。
《漢語大詞典》:妙相
(1).佛教语。庄严的相貌。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儼如常住,妙相长存。” 清 吴伟业 《寿继起和尚》诗:“不羡紫衣夸妙相,惟凭白足徧四方。”
(2).美丽的景象。 元 耶律楚材 《和抟霄韵代水陆疏文》之四:“山色水光呈妙相,鸟啼猿啸露圆音。”
《國語辭典》:状貌(狀貌)  拼音:zhuàng mào
容态、面貌。《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
《國語辭典》:凶恶(凶惡)  拼音:xiōng è
残忍狠毒。《书经。君陈》「狃于奸宄,败常乱俗」句下汉。孔安国。传:「习于奸宄凶恶,毁败五常之道,以乱风俗之教。」《后汉书。卷五十五。章帝八王传。清河孝王庆传》:「恐袭其母凶恶之风,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
《漢語大詞典》:奇骨
(1).非凡的形体相貌。 汉 王充 论衡·讲瑞:“以相奇言之,圣人有奇骨体,贤者亦有奇骨。” 唐 张谓 《同孙构免官后登蓟楼》诗:“尝矜有奇骨,必是封侯相。”
(2).指非凡的骨骼。 清 谭嗣同 《和仙槎除夕感怀》诗之四:“自向冰天鍊奇骨,暂教佳句属通眉。”
《國語辭典》:命相  拼音:mìng xiàng
1.命令三公辅政行事。《礼记。月令》:「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
2.任命宰相。《宋史。卷三五八。李纲传上》:「李纲为金人所恶,虽已命相,宜及其未至罢之。」
《漢語大詞典》:少相
相貌显得年轻。如:她长得少相,岁数可不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