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九棘
(1).古代群臣外朝之位,树九棘为标识,以区分等级职位。周礼·秋官·朝士:“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 郑玄 注:“树棘以为立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后因以九棘为九卿的代称。《后汉书·寇荣传》:“臣思入国门,坐於胏石之上,使三槐九棘平臣之罪。”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楔子:“黄卷青灯一腐儒,三槐九棘位中居。” 明 李东阳 《送钱先生致仕》诗:“加冠号冢宰,名位班九棘。”
(2).药名。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其次则含地黄煎,或含玄胆汤及蛇脂丸,九棘散,则已动者更牢。”
《國語辭典》:职务(職務)  拼音:zhí wù
任何职位依规定必须担任的工作及责任。《隋书。卷七九。外戚传。萧岿传》:「琮性澹雅,不以职务自婴,退朝纵酒而已。」
《漢語大詞典》:旧班(舊班)
从前的职位。班,位次。 宋 苏轼 《次韵钱穆父》:“老入 明光 踏旧班,染鬚那復唱《阳关》。”
《漢語大詞典》:师垣(師垣)
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 郑玄 笺:“大师,三公也……王当用公卿诸侯及宗室之贵者,为藩屏垣干,为辅弼。”后以“师垣”指宰相的职位。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十一:“及 会之 登师垣,既窜其兄 企宗 、 道宗 , 邵 守迎合,按 永宗 冒请全俸,合计以赃, 会之 得所申,大喜,下本郡閲实焉。”
分類:宰相职位
《國語辭典》:复位(復位)  拼音:fù wèi
1.返回原来的位置。如:「司仪请主席向国父遗像鞠躬后复位。」
2.恢复原有的执政地位。如:「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尊为太上皇,直到景帝驾崩后方才复位。」
《漢語大詞典》:华选(華選)
显贵的职位。宋书·孔觊传:“常侍华选,职任俟才,新除 临海 太守 孔覬 意业闲素……并任为散骑常侍。” 宋 曾巩 《代翰林侍读学士钱藻遗表》:“文辞、讲説、制策之科,众称华选。”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四:“考中书省,地望清要, 唐 宋 以后,与翰林并称华选。”
分類:显贵职位
《國語辭典》:右职(右職)  拼音:yòu zhí
高职、要职。《汉书。卷八九。循吏传。文翁传》:「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臣愚以为宜擢文右职,以劝忠謇,宣声海内,博开政路。」
分類:武职职位
《漢語大詞典》:右选(右選)
宋 代吏部四选之一。吏部侍郎分左右选,掌右选者负责武官的铨叙选授。 宋 苏辙 《辞吏部侍郎札子》:“臣准尚书省札子,已降誥命,除臣试尚书吏部侍郎。奉圣旨,令管勾右选者。”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曹 忽大怒曰:‘尔便云汉!’坐皆惘然,而 曹 肆駡不已。事闻,復还右选,除閤门官。”宋史·职官志三:“侍郎分左右选……右选,掌武臣之未升朝者(原注:旧自供奉官以上)。其职任自亲民官至部队将、监当官,皆掌其选授注拟之法。”金史·石琚传:“知人最为难事……惟 石琚 为相时,往往举能其官,左丞 移剌道 、参政 粘割斡制剌 举右选,颇得之。”
分類:吏部侍郎
《國語辭典》:卑下  拼音:bēi xià
1.低洼、低矮。《汉书。卷二九。沟洫志》:「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污泽。」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注》:「县土卑下,泽多陂地。」
2.低贱的身分或地位。《吕氏春秋。审分览。审分》:「誉以高贤,而充以卑下。」
3.轻视、看不起。《淮南子。人间》:「使人卑下诽谤己者,心之罪也。」《汉书。卷七七。盖宽饶传》:「坐者皆属目卑下之。」
《漢語大詞典》:重位
重要职位,高位。后汉书·王符传:“今人臣受君之重位,牧天之所爱,焉可以不安而利之,养而济之哉?”魏书·常景传:“有高才而无重位。” 唐 元稹 《唐故万州刺史刘君墓志铭》:“少为 陆尚书 长源 、 李尚书 元素 、 郑司徒 餘庆 、 杜司空 黄裳 所知,羣公更处重位,君亦不能遂所欲。”
《國語辭典》:官衔(官銜)  拼音:guān xián
官吏的头衔。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官衔》:「官衔之官,盖兴近代,当是选曹补受,须存资历,闻奏之时,先具旧官名品于前,次书拟官于后,使新旧相衔不断,故曰官衔,亦曰头衔。」《儒林外史》第四回:「老太夫人墓志,就要借汤公的官衔名字。」
《國語辭典》:要路津  拼音:yào lù jīn
津,渡口。要路津比喻显重的地位。《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漢語大詞典》:方任
一方的重任,指地方长官的职位。 三国 魏 曹操 《谢袭费亭侯表》:“双金重紫,显以方任;虽不识义,庶知所尤。”三国志·魏志·满宠传“ 凌 支党毁 宠 ” 裴松之 注引《世语》:“ 王凌 表 宠 年过耽酒,不可居方任。”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方任,方面之任也。”《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朝旨以董司岳牧,敷兴邦教,方任虽重,比此为轻。” 张铣 注:“方任,谓太守也。言太守虽重,比此司徒侍中之职,太守为轻也。” 唐 权德舆 《送安南裴都护》诗:“莫言方任远,且贵主忧分。” 清 郝懿行 《宋琐言》卷上:“ 义康 少而聪察,及居方任,职事修理,性好吏职,鋭意文案,纠剔是非,莫不精尽。”
《國語辭典》:官位  拼音:guān wèi
官吏的阶级。如:「他的官位虽然不高,但是做事尽心负责,深获各界好评。」唐。韩愈〈唐故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当时名公,皆折官位辈行愿为交。」
《國語辭典》:做官  拼音:zuò guān
担任官职。《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后来贾生中了,直做到内阁学士;李生亦得登第做官,两人相契,至死不变。」《儒林外史》第一回:「人都在我耳根前说你的学问有了,该劝你出去做官。」
《國語辭典》:隶人(隸人)  拼音:lì rén
1.因犯罪沦为官奴而服劳役的人。《仪礼。既夕礼》:「隶人涅厕。」汉。郑玄。注:「隶人,罪人也。」
2.职位低微的官吏。《左传。昭公四年》:「舆人纳之,隶人藏之。」晋。杜预。注:「舆、隶皆贱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