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制作人(制作人)  拼音:zhì zuò rén
负责电影、戏剧、舞蹈、广播或电视等节目或表演艺术的策划与执行人。
《国语辞典》:拦道木(拦道木)  拼音:lán dào mù
在道路上拦阻行人、车辆等的横木或栏杆。如:「为了维护行人的安全,这里须要再加道拦道木。」
《国语辞典》:套白狼  拼音:tào bái láng
盗匪趁行人不备,以绳套其颈而勒毙之,掠夺所携的财物,称为「套白狼」。《彭公案》第二三回:「崔三瞧有名的二十馀位,馀下者鸡毛蒜皮、平天转、满天飞这些无名之辈不少,都是打闷棍、套白狼的那些人。」
《漢語大詞典》:过街天桥
为了行人横穿马路而在马路上空架设的桥。
《國語辭典》:毂击肩摩(轂擊肩摩)  拼音:gǔ jí jiān mó
毂,车轮中心的圆木。毂击肩摩指车碰车,肩靠肩。往来的人车众多。语本《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亦形容市况繁荣。《官场现形记》第八回:「只见这弄堂里面,熙来攘往,毂击肩摩。」也作「摩肩击毂」、「肩摩毂击」。
《漢語大詞典》:哄士
古代官吏出行时,为之开道前引,喝止行人的侍从。隋书·礼仪志五:“尚书令给哄士十五人,左右僕射、御史中丞各十二人。”参见“ 哄导 ”。
《漢語大詞典》:哄导(哄導)
为古代官吏开道引驾的骑卒。新唐书·裴度传:“ 度 冒氊得不死。哄导骇伏,独騶 王义 持贼大呼。”
《漢語大詞典》:剥猪猡(剥猪玀)
方言。旧时 上海 盗匪抢劫行人,并将受害人身上衣服也抢去,称为“剥猪猡”。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老先生,请您不要怕。海派会‘剥猪猡’,我们是文明人,不干这玩意儿的。”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集·旧上海》:“有一天晚上,他看戏回来,身上的皮袍子和丝棉袄都没有了,冻得要死。这叫做‘剥猪猡’。”
《漢語大詞典》:查关(查關)
海关人员检查过往行人和货物。 鲁迅 《而已集·再谈香港》:“第二天午后,茶房匆匆跑来了,在房外用手招我说:‘查关!开箱子去。’……他一动手,我立刻觉得 香港 和 广州 的查关的不同。”
《國語辭典》:安全岛(安全島)  拼音:ān quán dǎo
设置于道路中的岛状实体物,对车辆行人之交通,具有维护安全、规律行进路线等作用。也称为「公路岛」。
《漢語大詞典》:阿街
犹喝道。封建时代官员出门时,前面引路的差役喝令行人让路,表示威风。阿,通“ 訶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淯水:“城西有 孔嵩 旧居, 嵩 字 仲山 , 宛 人,与 山阳 范式 有断金契,贫无养亲,赁为阿街卒。遣迎 式 , 式 下车把臂曰:‘子怀道卒伍,不亦痛乎?’ 嵩 曰:‘ 侯嬴 贱役晨门,卑下之位,古人所不耻,何痛之有?’”
《漢語大詞典》:绊脚索(絆脚索)
为绊翻行人而敷设的绳索。《水浒传》第三二回:“心里越慌,看不见地下躧了一条绊脚索。树林里铜铃响,走出十四五个伏路小嘍囉来,发声喊,把 宋江 捉翻,一条麻索缚了。” 柳杞 《好年胜景》二:“这是假跑哩,他们早安好了绊脚索,果不然,追过一个墙角,就中了他们的牢笼计。”
分類:行人绳索
《國語辭典》:打闷棍(打悶棍)  拼音:dǎ mèn gùn
趁人不备,用棒棍偷袭,将人击倒,然后劫夺财物。《三侠五义》第七四回:「刚然背到夹沟,不想遇见个打闷棍的,只道他背著包袱行李,冷不防就是一棍。」
《漢語大詞典》:丁步
方言。置放在溪、河浅处以便行人往来的石头墩子。 林斤澜 《竹》:“南方的镇子,我看都是沿溪沿河盖起来的,溪上没有桥,有一个个石头墩子。我早知道,这叫‘丁步’。”
《國語辭典》:东来西去(東來西去)  拼音:dōng lái xī qù
往来的人川流不息。唐。李商隐 关门柳诗:「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喻世明言。卷二三。张舜美灯宵得丽女》:「不觉又到众安桥,桥上做卖做买,东来西去的,挨挤不过。」
分類:行人
《國語辭典》:出警入跸(出警入蹕)  拼音:chū jǐng rù bì
帝王出入时肃清道路,閒人回避。《旧唐书。卷七五。孙伏伽传》:「臣又闻天子之居也,则禁卫九重;其动也,则出警入跸。」《三国演义》第六八回:「操乃拜命受魏王之爵,冕十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用天子车服銮仪,出警入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