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保亭县(保亭县)  拼音:bǎo tíng xiàn
县名。属海南岛特别行政区。位于岛境之南,五指山南麓。今大陆地区划归海南省。
《国语辞典》:澄迈县(澄迈县)  拼音:chéng mài xiàn
县名。位于海南岛特别行政区琼山县西南,岛境之北。因境内有澄江与迈山而得名。产稻、可可、橡胶等经济作物,沿海有渔港。
《国语辞典》:基隆市  拼音:jī lóng shì
城市名。为我国第二级行政区,位于台湾东北部,面积约一三二平方公里。旧名「鸡笼」,光绪元年(西元1875)因其名不雅而改为「基隆」,取基地昌隆之意。为台湾北部第一大港,全台第二大港,水产产业发达,以多雨著名,故有「雨港」之称。
《国语辞典》:地方上  拼音:dì fāng shàng
当地,多指同一个行政区域而言。如:「新官上任,拜访一下地方上的政商名流,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文明小史》第三八回:「他们外国人合兄弟为起难来,就是兄弟罢官不做,后任也办不来这宗交涉,地方上定然吃亏。」
《漢語大詞典》:自治区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中相当于省的行政区域。有五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漢語大詞典》:自治州
地位在省之下、县之上的一级民族行政区划名称。例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国语辞典》:儋县(儋县)  拼音:dān xiàn
隶属海南特别行政区的一县。在海南岛西岸,历史上汉武帝曾设儋耳郡。
《国语辞典》:地方政府  拼音:dì fāng zhèng fǔ
国家各行政区域的政府。对中央政府而言。如各省、市、县政府等。
《国语辞典》:布鲁克林(布鲁克林)  拼音:bù lǔ kè lín
Brooklyn
地名。美国纽约州东南部纽约市行政区,位于长岛西南部,隔伊斯特河以铁桥与曼哈顿相通,南临大西洋,东、北面邻昆斯,西临纽约湾;大量经营远洋运输业务,且是长岛铁路的西端终站,并设有许多学校、住宅和教会。
《国语辞典》:嘉义市(嘉义市)  拼音:jiā yì shì
城市名。为我国第二级行政区,位于台湾西南部。北回归线通过市南,为西南部交通及农工业中心。
《国语辞典》:行政区(行政区)  拼音:xíng zhèng qū
政府划定的行政区域,可包含若干层级,如台北直辖市、嘉义县、万峦乡等,分别为第一、二、三级行政区。
《国语辞典》:绥芬河(绥芬河)  拼音:suī fēn hé
1.河川名。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南部。上源均出于老爷岭支脉太平岭,南来的大绥芬河源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北来的小绥芬河源于牡丹江市辖穆棱市。两河在东宁县相会,往东南流出国境,至俄罗斯海参崴以西入日本海。
2.行政区名。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辖绥芬河市。
《漢語大詞典》: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員會)
(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工农政权机构。《中国歌谣资料·各地组织苏维埃》:“苏区日见日扩大,反动政府垮了台,建立革命委员会,同志哥,自己当家掌政权。”《红旗飘飘·攻打上杭城》:“革命委员会研究情况之后,便决定主动撤退。”
(2).“文化大革命”中各行政区域以至各部门、各单位在“夺权”后成立的临时权力机构。1975年宪法规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是地方各级人大的常设机关,同时又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978年宪法沿用了革命委员会这一名称,但作了不同的规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将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改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漢語大詞典》:单一制
“复合制”的对称。一个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行政区域)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国家结构制度。中央有最高权力,地方的权力是中央授予的。全国只有一个中央、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在国际交往中是单一的主体。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两种类型。中国的国家结构是单一制。
《國語辭典》:大行政区(大行政區)  拼音:dà xíng zhèng qū
大陆地区指介于中央与省级之间的行政区,为行政区的最大一级。西元一九四九至一九五四年,大陆上共分华北、西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