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证 → 證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充足理由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则之一。提出或证明一个命题,都必须有能够表明它何以真实的理由。证明要求论据必须真实,并且从论据可以推出论题,这就是充足理由律的具体运用。
《國語辭典》:签證(簽證)  拼音:qiān zhèng
给予其他国家或地区人民进入该国国境的入境许可。如:「他将相关證件交给旅行社办理签證。」
《漢語大詞典》:曲证(曲證)
详细证明;多方考证。 元 戴表元 《〈齐东野语〉序》:“他所称举,旁闻曲证,如归 泰山 之颠而记封邱之壝。”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七·武王追王明文:“ 唐 梁肃 , 宋 欧阳修 、 游定夫 ,皆有 文王 未尝称王之论……冥探曲证,彷彿比拟,卒无 武王 追王之明文。”
《漢語大詞典》:票照
指票据执照等证明文件。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赃私》:“情愿买者,当官具臣,批准上价,并不价外增溢分毫,官给印硃票照,即时管业。”《1950年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各级税务机关应建立会计、票照、解报、稽查、奖惩、会议、学习制度。”
《漢語大詞典》:旁引曲证(旁引曲證)
广泛征引,委曲证明。 元 日损斋笔记·杂辩:“大抵庄子多寓言,如必欲旁引曲证,以实其説,所谓 子州支父 、 石户 之农者,又为谁乎?” 明 徐渭 《奉师季先生书》之二:“旁引曲证者,不过以夸多而鬭靡,而故摘一字一句以售己説。” 明 李东阳 《〈篁墩文集〉序》:“﹝ 程篁墩 ﹞賾探隐索,註释经传,旁引曲证,而才与力又足以达之。”
《國語辭典》:确證(確證)  拼音:què zhèng
明显而确切的證据。如:「这件案子因目前还没有确證,所以仍呈现胶著状态。」
《國語辭典》:空口说白话(空口說白話)  拼音:kōng kǒu shuō bái huà
光说不做而没有实际行动表现。《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我只道本利已在手了,原来还是空口说白话,眼饱肚中饥。」《儿女英雄传》第三回:「那和尚可是个贪利的,大约和他空口说白话也不得行。」
《國語辭典》:例證  拼音:lì zhèng
用来證明某一事实或理论的例子。如:「他举了许多的例證,说明这实验的结果。」民国。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卷二○。中国古代币材考》:「各国有以器具为币者,而我国古代之例證更为显著,其最盛行者,则军器与农器也。」
《漢語大詞典》:路票
一种证明身份的通行凭证。 清 满洲七十一 《新疆纪略》:“设游击一员,稽查往来路票,弹压地方。” 应修人 《旗子的故事》:“老同志,正是问你要!要特别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