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丑人多作怪(丑人多作怪)  拼音:chǒu rén duō zuò guài
相貌难看,却刻意著力于新奇的装扮,以引人注意。后用于指称本事不足的人,却爱到处卖弄,自我炫耀。如:「他方才学会一点皮毛,就急著搬出来卖弄,果真是丑人多作怪!」
《国语辞典》: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拼音:sān fēn xiàng rén,qī fēn xiàng guǐ
形容人长相难看、丑陋。《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二出》:「我嫁你!看牛骨自不中,三分像人,七分像鬼。」《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朱世远见女婿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好生不悦。」
《国语辞典》:十二点望太阳(十二点望太阳)  拼音:shí èr diǎn wàng tài yáng
(歇后语)难看死了。十二点,日正当中,望之刺眼,所以「难看」。如:「这件衣服好看?我看恰如十二点望太阳──难看死了!」
《国语辞典》:弯腰驼背(弯腰驼背)  拼音:wān yāo tuó bèi
弓著身子,弯曲脊背。形容姿势难看。如:「年轻人应抬头挺胸,不要老是弯腰驼背,显得没有朝气。」
《国语辞典》:丑小鸭(丑小鸭)  拼音:chǒu xiǎo yā
1.丹麦诗人和童话作家安徒生,于西元一八四二年所写的一篇童话故事。内容描写一只原本被视为又小又丑的鸭子,最后却蜕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
2.容貌难看的小女孩。如:「想不到当年的丑小鸭,如今却变得如此美丽!」
《国语辞典》:丑丫头(丑丫头)  拼音:chǒu yā tou
1.称长相难看的女孩。如:「别说人家是丑丫头,说不定哪一天也会变成大美女喔!」
2.对人谦称自己年幼的女儿。如:「我这个丑丫头年纪虽小,却很懂事乖巧呢。」
《国语辞典》:紫胀(紫胀)  拼音:zǐ zhàng
形容人气愤无处发泄,致胸中郁恨而脸色难看。《红楼梦》第七一回:「又羞又气,一时抓寻不著头脑,彆得脸紫胀。」
《国语辞典》:乏样子(乏样子)  拼音:fá yàng zi
难看的样子。《老残游记》第一三回:「我想,昭君娘娘跟那西施娘娘难道都是这种乏样子吗?一定靠不住了。」
分类:难看
《國語辭典》:急赤白脸(急赤白臉)  拼音:jí chì bái liǎn
焦虑急躁,脸色难看。如:「他不知为了什么事,一副急赤白脸的样子。」
《國語辭典》:怪物相  拼音:guài wù xiàng
诧异的模样。《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后来渐渐说到他是一个老梨园脚色,季守备脸上不觉就有些怪物相。」
《漢語大詞典》:黑不溜秋
颜色深黑貌。常形容黑得难看。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章:“ 马小辫 一伸手,从箱子里边拿出一个黑不溜秋的东西--巴掌那么大,像一个硬纸的烟卷盒子,黑布糊着,上边贴着一个红纸条儿。”《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班长弯下腰去往那只缸子里放马肉的时候,更吃惊了:‘黑不溜秋的,你煮的啥呀!’”
《國語辭典》:寒蠢  拼音:hán chǔn
没光彩、失面子。《老残游记二编》第三回:「青云、紫云他们没有这些好装饰,多寒蠢,我多威武。」
《漢語大詞典》:黯恶(黯惡)
灰暗难看。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药议:“如今之紫草,未花时採,则根色鲜泽;过而採,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
分類:灰暗难看
《漢語大詞典》:呲牙咧嘴
(1).露出牙齿,咧开嘴巴。 峻青 《秋色赋·故乡杂忆》:“在那些血腥的日子里, 潍河 两岸上的狗,吃死尸都吃红了眼,见了生人就呲牙咧嘴。”
(2).形容相貌凶狠或样子难看。 方之 《内奸》:“他们( 日本 鬼子)呲牙咧嘴叽哩咕噜了一阵,两个青年答不上来,被当场枪杀了。”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反扫荡》:“佛像也被炸得东倒西歪,呲牙咧嘴。”
(3).形容难以忍受的怪模样。 王传盛 徐光 《少年铁血队》六:“进了木屋,小个子特务,呲牙咧嘴地喊着:‘啊唷,屋里好冷哪!’”
《國語辭典》:乞留恶滥(乞留惡濫)  拼音:qǐ liú è làn
随心所欲,不受拘束。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那蹇驴儿柳阴下舒著足、乞留恶滥的卧,那汉子去脖项上婆娑没索的摸。」
分類: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