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70,分312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黄石
黄阁
黄冠
黄粱
黄卷
黄公
黄屋
青黄
黄犊
黄道
黄堂
玄黄
苍黄
黄雀
昏黄
《漢語大詞典》:黄石
(1).指 黄石公 。语出史记·留侯世家:“十三年孺子见我 济北 , 穀城山 下黄石即我矣。” 唐 陈去疾 《送韩将军之雁门》诗:“归来长揖功成后, 黄石 当年故有期。” 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消息盈虚能早办,惟有 黄石 、 鴟夷 堪羡。” 清 查慎行 《洪武御碑歌》:“ 留侯 自伴 赤松 去, 穀城 空立 黄石 祠。”
(2).指 黄石公 授与 张良 的兵书黄石公三略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当断不断,《黄石》所戒。” 李贤 注:“黄石公三略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四年:“夫臣与主同者亡,此《黄石》之所忌也。” 胡三省 注:“《黄石》,即 张良 於 下邳 圯上所得之书也。” 清 袁于令 《西楼记·卫行》:“论兵法《黄石》深筹,夸剑术 白猿 高手。”
(3).古代少数民族名。后汉书·循吏传·任延:“ 延 到,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令将杂种 胡 骑 休屠 、 黄石 ,屯据要害。”后汉书·西南夷传·冉駹:“其西又有 三河 、 槃于 虏,北有 黄石 、 北地 、 卢水胡 ,其表乃为徼外。”
(4).方解石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二·方解石
(5).地名。 四川省 涪陵市 的 黄石滩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八月, 岑彭 破 公孙述 将 侯丹 於 黄石 。” 李贤 注:“即 黄石滩 也。水经注曰:‘ 江水 自 涪陵 东出百里而届于 黄石 。’在今 涪州 涪陵县 。”
(6).地名。 浙江省 临海市 的 黄石岭 。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一:“天际飞燕 黄石岭 ,云中犬吠 赤城楼 。”
(7).地名。 湖北省 黄石市 。
《國語辭典》:黄阁(黃閣)  拼音:huáng gé
丞相厅事阁。因汉代丞相府里的厅事门为黄色,故称为「黄阁」。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你看他是白屋客,我道他是黄阁臣。」
《國語辭典》:黄冠(黃冠)  拼音:huáng guān
1.用草编成的斗笠,为农夫所戴。《礼记。郊特牲》:「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
2.道士所戴的帽子。后指道士。唐。唐求 题青城山范贤观诗:「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
《國語辭典》:黄粱(黃粱)  拼音:huáng liáng
一种杂粮。穗大毛长,不耐水旱。
分類:粟米小米
《國語辭典》:黄卷(黃卷)  拼音:huáng juàn
书籍。古时为防书蠹,多用黄檗染纸,因纸色黄,故称为「黄卷」。《新唐书。卷一一五。狄仁杰传》:「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偶俗吏语耶!」
《漢語大詞典》:黄公
(1). 中国 古代寓言中一个谦虚过分而使事情走向反面的人物形象。尹文子·大道上:“ 齐 有 黄公 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词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
(2). 汉 代术士。西京杂记卷三:“有 东海 人 黄公 ,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復行其术。 秦 末,有白虎见於 东海 , 黄公 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 汉 张衡 《西京赋》:“ 东海 黄公 ,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当初 黄公 有道术,能以赤刀制虎,尚且终为虎害。”
(3).指 东汉 太尉 黄琼 。 明 何良俊 《世说新语补·德行》:“ 徐孺子 尝事 江夏 黄公 ,后 黄公 亡殁, 孺子 往会葬,无资以自致,齎磨镜具自随,所在取直,然后得前。”参阅后汉书·徐稺传
(4).泛指卖酒者。 唐 白居易 《晚春沽酒》诗:“醉卧 黄公 肆,人知我是谁。” 宋 林逋 《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 黄公 酒舍归。”参见“ 黄公酒壚 ”。
(5).指 秦 末之 黄石公 。又称 圯上老人 。 宋 范仲淹 《上张右丞书》:“ 黄公 ,天人也,有以跪履而投帝师之道者,岂以孺子而捨诸?”
(6).指 夏黄公 。四皓之一。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诗:“ 苏武 元还 汉 , 黄公 岂事 秦 ?” 仇兆鳌 注:“ 黄公 ,四皓之一。避 秦 入 商山 。”参阅史记·留侯世家
(7).鸟名。黄鹂。 宋 苏轼 《书普慈长老壁》诗:“久参白足知禪味,苦厌黄公聒昼眠。”自注:“鸟名。” 王文诰 辑注:“黄公,黄鸝也。”
《漢語大詞典》:黄公酒垆(黄公酒壚)
魏 晋 时 王戎 与 阮籍 、 嵇康 等竹林七贤会饮之处。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王濬冲 ﹞经 黄公 酒壚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 嵇叔夜 、 阮嗣宗 共酣饮於此壚。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 嵇生 夭、 阮公 亡以来,便为时所羈紲。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后诗文常以“黄公酒壚”指朋友聚饮之所,抒发物是人非的感叹。 宋 梅尧臣 《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等邀饮于定力院》诗:“似过 黄公 酒壚下, 嵇 阮 不见脩竹中。” 元 马谦斋《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春》曲:“近 黄公 酒壚,诵 坡仙 乐府,直喫到月转垂杨树。”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 钱虞山 题三老图诗,末句云:‘ 秦淮 烟月经游处,华表归来白鹤知。’不胜 黄公 酒壚之叹。”
《漢語大詞典》:黄屋
(1).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史记·秦始皇本纪》:“ 子婴 度次得嗣,冠玉冠,佩华紱,车黄屋。” 裴駰 集解引 蔡邕 曰:“黄屋者,盖以黄为里。”
(2).借指帝王之车。 唐 许浑 《登尉佗楼》诗:“ 刘 项 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岛夷中。” 明 唐顺之 《荥阳行》:“城西夜半赤帝走,独载黄屋开东门。”
(3).帝王所居宫室。《太平御览》卷四三一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殷汤 寐寝黄屋,驾而乘露舆。”《魏书·李彪传》:“故 夏禹 卑宫室而恶衣服, 殷汤 寝黄屋而乘輅舆,此示俭於后王。”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岂望身居黄屋,手御青纶。” 宋 王观国 学林·路:“车者贵贱之所通乘,惟天子所乘独谓之路;亦犹屋者贵贱之所通居,惟天子所居独谓之黄屋。”
(4).指帝王权位。北史·魏诸宗室传论:“至如 神武 之不事黄屋,高揖万乘,义感隣国,祚隆帝统。”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八年:“朕本无黄屋之心,今横议若此,据朕本心,惟有养母耳。”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果能敝屣其黄屋,而弃捐所有以利 汉 人邪?”
(5).帝王的代称。 唐 杜甫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诗:“中原消息断,黄屋今安否?” 宋 王安石 《澶州》诗:“黄屋亲乘城,穹庐矢如蝟。” 清 孙枝蔚 《九日梁仲林侍郎宴集黑窑厂登高》诗:“及其佐黄屋,鯁直古人儔。”
《國語辭典》:青黄(青黃)  拼音:qīng huáng
1.四时之乐。《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灵安留,吟青黄。」唐。颜师古。注:「青黄,谓四时之乐也。」
2.绿色的新秧与黄熟的旧谷。宋。范成大 晚步东郊诗:「水墨依林寺,青黄负郭田。」
3.青色与黄色。比喻人的贤奸。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出:「平康巷,他能将名节讲;偏是咱学校朝堂,偏是咱学校朝堂,混贤奸不问青黄。」
《漢語大詞典》:黄犊(黄犢)
(1).小牛。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 唐 杜甫 《百忧集行》:“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復来。” 明 李梦阳 《戏作放歌寄别吴子》:“我岂復恋头上簪,鹿门黄犊稳足驾。”
(2).蜗牛的别称。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动见模楷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焦先 及 杨沛 ,并作瓜牛庐,止其中。以为瓜当作蜗;蜗,螺虫之有角者也,俗或呼为黄犊。”庄子·则阳“有所谓蜗者” 唐 成玄英 疏:“蜗者,虫名,有类小螺也;俗谓之黄犊,亦谓之蜗牛,有四角。”
分類:蜗牛小牛
《國語辭典》:黄道(黃道)  拼音:huáng dào
从地球看太阳一年当中运行的轨迹。
《國語辭典》:黄堂(黃堂)  拼音:huáng táng
古代州郡太守都在厅事墙上涂饰雌黄,以驱邪消灾,故称其厅事为「黄堂」。后泛指知府。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枉教你坐黄堂带虎符,受荣华请俸禄。」
《國語辭典》:玄黄(玄黃)  拼音:xuán huáng
1.黑与黄。指天地的颜色。《易经。坤卦。文言》:「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
2.天地。《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玄黄剖判,上下相呕。」
3.丝帛。《孟子。滕文公下》:「东征绥厥士女,篚厥玄黄。」《文选。陆机。文赋》:「恒操末以续颠,谬玄黄之袟叙。」
4.生病。《诗经。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國語辭典》:苍黄(蒼黃)  拼音:cāng huáng
1.黄绿色。《黄帝内经素问。卷二○。五常政大论》:「其味酸甘,其色苍黄。」
2.匆促忙乱的样子。《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传中。郑虔传》:「上书告虔私撰国史,虔苍黄焚之。」
《國語辭典》:黄雀(黃雀)  拼音:huáng què
动物名。鸟纲雀科。体小,身具黑斑,嘴与脚皆带有黄色。
《國語辭典》:昏黄(昏黃)  拼音:hūn huáng
光线昏暗。唐。韩偓 曲江晚思诗:「水冷鹭鸶立,烟月愁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