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托兴(託興)
因外物而触动感情;借外物以抒写感情。 唐 李白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诗:“心中与之然,託兴每不浅;何当造幽人,灭跡栖絶巘。” 宋 刘攽 《雕虫小技壮夫不为赋》:“若乃託兴禽鸟,致情芻蕘,上则恢张乎宫室,下则吟咏其笙簫。” 明 宋濂 《谢翱传》:“每慕 屈平 ,託兴远游,自号 晞髮子 。”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古人词大率无题者多。 唐 五代 人多以调为词,自增入《闺情》《闺思》等题,全失古人託兴之旨。”
《漢語大詞典》:逐物
追求外物。语出庄子·天下:“借乎 惠施 之才,駘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 三国 魏 嵇康 《答向子期难养生论》:“君子识智以无恒伤生,欲以逐物害性。”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是以智者严櫽括於性理,不肆神以逐物。” 明 吴承恩 《赠张乐一》诗:“世人嗜好苦不常,纷纷逐物何颠狂。” 严复 《救亡决论》:“同时 陆 氏兄弟,已有逐物破道之讥。”
分類:追求外物
《國語辭典》:物累  拼音:wù lěi
外物所给予人心的牵挂和负担。《庄子。天道》:「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唐。杜甫〈发同谷县〉诗:「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漢語大詞典》:圆机(圓機)
(1).犹环中。喻超脱是非,不为外物所拘牵。庄子·盗跖:“若是若非,执而圆机;独成而意,与道徘徊。” 成玄英 疏:“圆机,犹环中也。执於环中之道以应是非,用於独化之心以成其意,故能冥其虚通之理,转变无穷者也。” 陈鼓应 注引 李勉 曰:“亦犹《齐物论》‘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之意。‘执而圆机’,谓执汝圆形之机件以相转不息,忘去是非。”
(2).指见解超脱,圆通机变。 隋 王通 中说·周公:“安得圆机之士,与之共言九流哉!” 宋 文天祥 《集杜诗·〈刘沐〉序》:“沉实有谋,圆机应物。”参见“ 环中 ”。
《國語辭典》:环中(環中)  拼音:huán zhōng
1.圆环的中心。比喻空虚而无是非的境界。《庄子。内篇。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史臣曰》:「所可议者,不能释憾解仇,以德报怨,泯是非于度外,齐彼我于环中。」
2.范围之内,掌握之中。《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公受言本朝,轻兵赴袭,糜以长算,制之环中。」
《國語辭典》:外缘(外緣)  拼音:wài yuán
佛教用语:(1)谓外在条件。南朝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若虽有外缘之力,而内净法未有熏习力者亦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2)谓世俗的利益。唐。白居易〈朝归书寄元八〉诗:「自此聊以适,外缘不能干。」
《漢語大詞典》:化物
(1).化于物。谓被外物所同化。《礼记·乐记》:“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孔颖达 疏:“外物来至,而人化之於物,物善则人善,物恶则人恶,是人化物也。”
(2).感化外物;化育外物。《淮南子·俶真训》:“夫化生者不死,而化物者不化。” 高诱 注:“化生者天也,化物者德也。”《淮南子·本经训》:“阴阳者承天地之和,形万殊之体,含气化物,以成埒类。”
《漢語大詞典》:内视(内視)
(1).以心为眼。谓凭主观想象来认识事物。庄子·列御寇:“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内视,内视而败矣。” 俞樾 诸子平议·庄子三:“心有睫,谓以心为睫也……然则心有睫,正内视之谓。内视者,非谓收视返听也,谓不以目视而以心视也。后世儒者,执一理以断天下事,近乎心有睫矣。”
(2).内心反省。文子·上德:“夫道者内视而自反,故人不小觉,不大迷,不小慧,不大愚。”史记·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彊。”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这章书的大旨,讲的是凡人外质虽美,内视自惭,终不免于恶。”
(3).闭目不视外物,专心一意,气沉丹田。古代养生术之一。亦为道家修炼内丹功夫之一。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譬存玄胎息,呼吸吐纳,含景内视,熊经鸟伸者,长生之术也。”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五四:“性为欲汨则乱,心为物动则争。是以絶外交则可以守淡泊,专内视则可以全淳精。”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经曰: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臟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参阅 唐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漢語大詞典》:化化
化其所化。犹言感化外物。文子·守真:“夫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不达此道者,虽知统天地,明照日月,辩解连环,辞润金石,犹无益於治天下也。”列子·天瑞:“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 张湛 注:“不生者固生物之宗,不化者固化物之主。”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庭戒诸儿》:“吾有大患者为吾有身,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然其清浄可以治人。”
迭音后缀。用来加强语气。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三折:“冷化化的那里寻去?” 元 无名氏 《独角牛》第二折:“羞人化化的,怎么叫!”
《漢語大詞典》:鲵桓(鯢桓)
鲸鲵盘桓。《庄子·应帝王》:“鯢桓之审为渊。” 郭象 注:“渊者,静默之谓耳。夫水常无心,委顺外物,故虽流之与止,鯢桓之与龙跃,常渊然自若,未始失其静默也。” 成玄英 疏:“鯢,大鱼也:桓,盘也。”后以“鯢桓”喻顺应外物而自得。 宋 苏轼 《和〈归去来兮辞〉》:“守静极以自作,时爵跃而鯢桓。” 明 杨慎 《药市赋》:“邀 籛 偓 兮雀跃,共 乔 松 兮鯢桓。”
《國語辭典》:役物  拼音:yì wù
控制、役使事物。《荀子。修身》:「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漢語大詞典》:物诱(物誘)
为外物所引诱。 晋 支遁 《咏大德诗》:“既丧大澄真,物诱则智荡。”
分類:外物引诱
《漢語大詞典》:至游
谓忘情于外物,唯求自身极度满足的游乐。列子·仲尼:“取足於身,游之至也;求备於物,游之不至也……至游者,不知所适;至观者,不知所眂。物物皆游矣,物物皆观矣,是我之所谓游,是我之所谓观也。故曰:游其至矣乎!” 宋 秦观 《和渊明〈归去来辞〉》:“归去来兮!请逍遥於至游。至游内取足於一身,復从物兮何求!”
《國語辭典》:撄宁(攖寧)  拼音:yīng níng
心境平和,不为外境所动。《庄子。大宗师》:「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
《漢語大詞典》:居物
(1).囤积财物。汉书·酷吏传·张汤:“﹝ 信 ﹞居物致富,与 汤 分之。”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居,谓储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 陈 父固肆贾,居物致富, 陈輒 窃父金,代 褚 遗师。”
(2).谓凭据外物。《弘明集·正诬论》:“正曰:‘难者得无隐心而居物,不然,何言之逆乎?’”
《國語辭典》:洁癖(潔癖)  拼音:jié pǐ
过度爱好清洁的习性。《明史。卷二九八。隐逸传。倪瓒传》:「为人有洁癖,盥濯不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