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尸柩(屍柩)
同“ 尸柩 ”。 北史·隐逸传·徐则:“须臾尸柩至,知其灵化。”
盛有尸体的棺材。礼记·丧大记:“君弔,见尸柩而后踊。”《汉书·师丹传》:“前大行尸柩在堂。而官爵臣等以及亲属,赫然皆贵宠。”
分類:尸体棺材
《漢語大詞典》:弃尸(棄屍)
无人收殓的尸体。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大歷 初, 关 东人疫,死者如麻。 滎阳 人 郑损 ,率有力者,每乡大为一墓,以葬弃尸,谓之乡葬。”
《國語辭典》:装裹(裝裹)  拼音:zhuāng guo
1.死者入殓时所穿戴的衣物。《红楼梦》第二八回:「这珍珠宝石定要在古坟里的,有那古时富贵人家装裹的头面拿了来才好。」也作「妆裹」、「装果」。
2.替死者穿戴衣物。《红楼梦》第六三回:「横竖也不能进城的,忙装裹好了,用软轿抬至铁槛寺来停放。」也作「妆裹」、「装果」。
3.装饰、装备。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你装裹我二十重,或是三十件。」
《漢語大詞典》:僵踣
(1).倒毙。亦指倒毙的野兽尸体。文选·张协〈七命〉:“殞胔挂山,僵踣掩泽。” 李善 注:“周礼注曰:四足死者曰胔。尔雅曰:僵,仆也。” 吕延济 注:“僵踣,毙也。” 杨笃生 《新湖南》第三篇:“而吾国民则如中蛊毒,臟腑蚀尽,终必死亡;如遇鬼妻,精髓日枯,立见僵踣。”
(2).跌倒。 唐 元稹 《将进酒》诗:“阳为僵踣主父前,主父不知加妾鞭。”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四年:“上视朝每晏,戊辰,日絶高尚未坐,百官班於 紫宸门 外,老病几至僵踣。” 宋 叶适 《刘靖君墓志铭》:“父死,伯不弔,疑将祔於祖。一夕,轝其柩他山,哀呼僵踣,几不活者数焉,遂羸毁终身。”
《漢語大詞典》:焚尸(焚屍)
焚化尸体。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明道 宰 晋城 ,申焚尸之禁,然今京城内外,物故者日以百计,若非火化,何所葬埋?”
分類:焚化尸体
《國語辭典》:棺材  拼音:guān cai
装殓尸体的器具。多以木材制成。《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又有人家的棺材厝基,中间走了一二里多路,走也走不清,甚是可厌。」
《漢語大詞典》:土公
(1).土地神。又称土神。 汉 王符 潜夫论·巫列:“土公、飞尸、咎魅、北君、衔聚、当路、直符七神,及民间缮治,微蔑小禁,本非天王所当惮也。”太平御览卷三七引 三国 吴 裴玄 《新言》:“俗间有土公之神,云土不可动。”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冬日五》诗:“乾高寅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
(2).古星名。属壁宿,共二星。旧说,主营造宫室。
(3).方言。专管掩埋尸体的人。《中国谚语资料·一般谚语》:“未埋三个死人仔,就要想做土公。”
《漢語大詞典》:武宫
(1).习武的处所。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宋 王与 齐 仇也,筑武宫。”
(2).收葬敌军尸体以显示武功的高垒。新唐书·高承简传:“先是,贼筑武宫以夸战劳, 承简 夷其兵,庀家财以葬。”参见“ 武军 ”。
(3).庙名。 鲁 武公 庙。左传·昭公十五年:“二月 癸酉 ,有事於 武宫 。” 杜预 注:“ 武宫 , 鲁武公 庙。”
(4).庙名。 晋 武公 庙。国语·晋语七:“辛巳,朝於 武宫 。” 韦昭 注:“ 武宫 , 武公 庙。”
《漢語大詞典》:武军(武軍)
(1).古代战争中,战胜者为炫耀武功,收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垒。左传·宣公十二年:“君盍筑武军,而收 晋 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 杜预 注:“筑军营以彰武功。”
(2).军队;武力。《艺文类聚》卷五九引 汉 陈琳 《武军赋》:“赫赫哉,烈烈矣,于此武军,当天符之佐运,承斗刚而曜震。”后汉书·隗嚣传:“有不从命,武军平之。”
《國語辭典》:焚化  拼音:fén huà
将物体燃烧使它化为灰烬。《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当时盛殓已毕,就焚化了。」《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昨夜我做梦你父亲问我要钱使用,我正要念些经,焚化些冥钱与他呢。」
《漢語大詞典》:遗尸(遺屍)
亦作“ 遗尸 ”。 遗体;尸体。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夫妇入道:“ 守素 遂亦束髮簪冠,着道士服,奉夫遗尸,二十年迹不下山。”《檮杌闲评》第三六回:“发出遗尸,家人代他沐浴更衣;拾得遗书,知是他临终之言,为他珍重收藏。”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觅遗尸於鸟鳶口下,得破镜於权贵家中。”
分類:遗体尸体
《漢語大詞典》:楄柎
1.亦称"楄部"。
2.古时棺中垫尸体的长方木板。
《漢語大詞典》:衣薪
用柴草包裹尸体。语出易·繫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孔颖达 疏:“而棺椁自 殷 已后,则 夏 已前棺椁未具也。” 宋 苏轼 《哭干儿》诗之一:“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國語辭典》:验尸(驗屍)  拼音:yàn shī
检验尸体。《福惠全书。卷一五。刑名部。人命中》:「验尸,验初死之尸也。」《红楼梦》第六八回:「他老子吓死在店里,在那里验尸掩埋。」
《漢語大詞典》:迎尸
(1).古代祭礼之一。上古祭祀时,立尸以代死者受祭。尸由臣下或死者晚辈充任。“迎尸”指迎接象征死者神灵而受祭的人。仪礼·士虞礼:“祝迎尸。” 郑玄 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繫,立尸而主意焉。” 清 姚鼐 《题汾州太守墓庐图》诗:“自从 秦 汉 来,閟宫礼销鑠。厌祭不迎尸,同堂废特禴。”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四》:“ 中国 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迎尸拜蛇以至美育代宗教,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2).谓接回尸体。资治通鉴·汉武帝建元六年:“迎尸千里之外,裹骸骨而归。”
《漢語大詞典》:尸寝(尸寢)
如尸体般躺卧。 唐 杜甫 《晦日寻崔戢李封》诗:“朝光入瓮牗,尸寝惊敝裘。”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九:“通夕张灯尸寝以俟。”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二·景隆八发:“或箕踞於前楹,或尸寝於后厨。”
分類:尸体躺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