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佛衣
即袈裟。佛教禅宗六祖以前皆用为传法的信物之一。 唐 刘禹锡 《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初 达摩 与佛衣俱来,得道传付,以为真印。” 唐 刘禹锡 《佛衣铭》:“佛言不行,佛衣乃争。”参见“ 传衣鉢 ”。
《國語辭典》:传衣钵(傳衣缽)  拼音:chuán yī bō
佛教中的禅宗以袈裟及钵代代相传,作为佛法传承的信證。后泛称学术技能的授受为「传衣钵」。《宋史。卷二四九。范质传》:「举进士时,和凝以翰林学士典贡部,览质所试文字,重之,自以登第名在十三,亦以其数处之。贡闱中谓之『传衣钵』。」
《國語辭典》:活句  拼音:huó jù
立意新颖,灵活生动的诗句。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须参活句,勿参死句。」
《國語辭典》:野狐禅(野狐禪)  拼音:yě hú chán
佛教用语。指错解的佛法。由错解佛法将堕「野狐身」的典故演变而来,见《五灯会元。卷三。百丈怀海禅师》。宋。苏轼〈常州太平寺法华院薝卜亭醉题〉诗:「何似东坡铁柱杖,一时惊起野狐禅。」后泛指胡说八道,邪道异端。《儒林外史》第一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
《國語辭典》:南顿(南頓)  拼音:nán dùn
中国禅宗自六祖慧能之后,分成南、北两宗。南宗禅法以机缘成熟,瞬间开悟,故称为「南顿」。《景德传灯录。卷九。京兆大荐福寺弘辩禅师》:「其所得法虽一,而开导发悟有顿渐之异,故曰:『南顿北渐』。」
《漢語大詞典》:密付
佛教禅宗谓祖师将“教外别传”的“心印”付嘱于传人。 唐 刘禹锡 《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性合神授,至于无言,同躋智地,密付贞印。” 清 龚自珍 《〈支那古德遗书〉序》:“其书不幸而埋藏,千载无詗者宜也,其书幸而流布,得道者如麻、如菽、如竹苇又宜也,乌有所谓孤提祖印,密付衣盋者乎?”
《漢語大詞典》:布毛
布上的绒毛。佛教禅宗语。喻佛法无所不在,不可粘着。景德传灯录·前杭州径山道钦禅师法嗣:“﹝ 鸟窠道林禪师 ﹞有侍者 会通 ,忽一日欲辞去,师问曰:‘汝今何往?’对曰:‘ 会通 为法出家,以和尚不垂慈诲,今往诸方学佛法去。’师曰:‘若是佛法,吾此间亦有少许。’曰:‘如何是和尚佛法?’师於身上拈起布毛吹之。 会通 遂领悟玄旨。”后亦用为开悟的典实。 宋 王安石 《示报宁长老》诗:“新营枣棫我檀越,曾悟布毛谁比丘?”
《国语辞典》:本寂  拼音:běn jí
禅宗曹洞宗祖师之一。唐泉州莆田人,俗姓黄,十九岁出家,后师事洞山良价,并在那里深得法要,离开良价后,回吉水山说法,将吉水山改名为「曹山」,大振宗风,发扬良价五位君臣的旨趣。曾注《寒山子诗》,有《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二卷行世。
《國語辭典》:提倡  拼音:tí chàng
对一种事物或风气的鼓励和倡导。如:「提倡民俗技艺」、「在电力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的现代,提倡节能减碳是有必要的。」《文明小史》第二二回:「只是目今所重的实业,晚生愚见,以为工艺也是要紧的,不知老前辈还肯提倡否?」
《國語辭典》:传衣钵(傳衣缽)  拼音:chuán yī bō
佛教中的禅宗以袈裟及钵代代相传,作为佛法传承的信證。后泛称学术技能的授受为「传衣钵」。《宋史。卷二四九。范质传》:「举进士时,和凝以翰林学士典贡部,览质所试文字,重之,自以登第名在十三,亦以其数处之。贡闱中谓之『传衣钵』。」
《国语辞典》:晚参(晚参)  拼音:wǎn cān
禅宗寺院傍晚时集众上堂念诵修行。《祖庭事苑》卷八:「禅门诘旦升堂谓之『早参』;日晡念诵谓之『晚参』。」
《國語辭典》:白拈贼(白拈賊)  拼音:bái nián zéi
盗取别人物品而不留下痕迹的人。《五灯会元。卷二○。提刑吴伟明居士》:「要识临济小厮儿,便是当年白拈贼。」
《漢語大詞典》:禅说(禪説)
犹禅学。谓禅宗教理。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半山老人三》:“西清诗话云:‘ 元丰 中, 王文公 在 金陵 , 东坡 自 黄 北迁,日与公游,尽论古昔文字,闲即俱味禪説。’”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至 唐 宋 间,禪説胜而经典稍左次矣。”
《漢語大詞典》:直岁(直歲)
佛教僧职。禅宗寺院东序六知事之一。掌营缮耕耘。 宋 王安石 《万宗泉记》:“僧 道光 得泉之三年,直岁 善端 治屋 龙井 之西北,发土得氿泉二, 万宗 命沟井而合焉。”
《漢語大詞典》:真印
禅宗谓直指人心、教外别传的心印。 唐 刘禹锡 《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初, 达摩 与佛衣俱来,得道传付,以为真印。” 唐 刘禹锡 《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同躋智地,密付真印。”
《漢語大詞典》:话端(話端)
(1).指 唐 宋 时禅宗和尚用来启发问题的话。 宋 陆游 《题徐子礼宗丞自觉斋》诗:“江湖多少痴禪衲,蹋破青鞵觅话端。”参见“ 话头 ”。
(2).话柄;谈论的资料。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引祖训:“二公俱一代名臣,初不以此贬望,然授后生以话端,致其弹舌相讥,可是通今之难胜於博古。”参见“ 话头 ”。
《國語辭典》:话头(話頭)  拼音:huà tóu
1.开场白、打开话题的言谈。《石点头。卷三。王本立天涯求父》:「总之孝不孝皆出自天性,原不在于读书不读书,如今且说一个忘根本的读书人,权做个话头。」
2.话题、话语。《文明小史》第二四回:「正在不耐烦的时候,却好里面请吃饭,然后打断话头。」
3.音讯、消息。《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且请回家,待老婢子慢慢的寻觅。有了话头,便来回报。」
4.背后令人议论的地方。《文明小史》第五五回:「到了南京,少不得逢人遍告说:『秦某人如何荒唐法子,带了窑姐儿,彰明昭著的在戏馆里看戏,身上打扮的和戏子一样。』那些话头,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宝兴公司股东耳朵里去了。」
5.秘诀要领。《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八:「玄玄子先把外丹养砂乾汞许多话头传了,再说到内丹采战,抽添转换,升提呼吸,要紧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