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0,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画船
华表
点缀
庄严
瑶琴
青琐
画舫
玉阶
金銮
润色
羽仪
七宝
素琴
凤毛
云车
《漢語大詞典》:画船(畫船)
装饰华美的游船。 南朝 梁元帝 《玄圃牛渚矶碑》:“画船向浦,锦缆牵磯。” 宋 范仲淹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诗:“步随芳草远,歌逐画船移。”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秦淮河 ﹞水满的时候,画船簫鼓,昼夜不絶。”
《國語辭典》:华表(華表)  拼音:huá biǎo
1.顶端横木相交,有如花形的巨大木柱,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路径标示。
2.竖立在宫殿、坟墓、城门前的大柱,有纪功、装饰、标识等作用。《南史。卷一○。陈宣帝本纪》:「大雨,震万安陵华表。」
《國語辭典》:点缀(點綴)  拼音:diǎn zhuì
衬托装饰。宋。苏轼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红楼梦》第四二回:「这个上头那里又用的著草虫!或者翎毛倒要点缀一两样。」
《國語辭典》:庄严(莊嚴)  拼音:zhuāng yán
1.端庄肃穆。《西游记》第一三回:「万法庄严端有意,荐亡离苦出沉沦。」《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曾绣一幅观音大士,精奇庄严,色相俨然如生。」
2.装饰、装束整齐。《后汉书。卷二五。刘宽传》:「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庄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
《國語辭典》:瑶琴(瑤琴)  拼音:yáo qín
用玉装饰的琴。或指音色优美的琴。唐。唐彦谦〈和陶渊明贫士〉诗七首之三:「松风四山来,清宵响瑶琴。」
分類:装饰
《漢語大詞典》:青琐(青瑣)
亦作“ 青锁 ”。亦作“ 青璅 ”。
(1).装饰皇宫门窗的青色连环花纹。汉书·元后传:“ 曲阳侯 根 骄奢僭上,赤墀青琐。”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以青画户边鏤中,天子之制也。’…… 孟 説是。青琐者,刻为连环文,而青涂之也。”后华贵的宅第、寺院等门窗亦用此种装饰。后汉书·梁冀传:“ 冀 乃大起第宅……窗牖皆有綺疎青琐。”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僧房楼观一千餘间,雕梁粉壁,青璅綺疏。” 五代 张昭 《观德舞》诗:“氤氲龙麝交青琐,彷佛锡鑾下蕊珠。”
(2).借指宫廷。《晋书·夏侯湛传》:“出草苗,起林藪,御青琐,入金墉者,无日不有。” 唐 陈子昂 《为陈舍人让官表》:“臣闻紫机务重,青锁任隆。”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一折:“则为我五行差,没乱的难迭办,几能勾青琐点朝班。” 清 姚鼐 《郑前邨以辰州守被议授员外郎》诗:“青琐几人怜故侣,白头相遇数衔桮。”
(3).泛指豪华富丽的房屋建筑。 南朝 梁 沈约 《八咏诗·登台望秋月》:“散朱庭之奕奕,入青琐而玲瓏。”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黄扉蔼蔼,青琐沉沉,有若 张公 之万户千门。” 元 李致远 《新水令·离别》曲:“青琐畔,綉幃前,少箇嬋娟,酬不了少年愿。”
(4).刻镂成格的窗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韩寿 美姿容, 贾充 辟以为掾。 充 每聚会, 贾 女於青璅中看,见 寿 ,説之。”喻指篱笆。 唐 元稹 《红芍药》诗:“芍药绽红綃,巴篱织青琐。” 南唐 张泌 《芍药》诗:“休将薜荔为青琐,好与玫瑰作近邻。”
《國語辭典》:画舫(畫舫)  拼音:huà fǎng
装饰华丽的游船。《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浮画舫,跃青骢,小桥门外绿阴笼。」《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湖里有画舫名妓,笙箫嘹喨,士女喧哗。」
《國語辭典》:玉阶(玉階)  拼音:yù jiē
石阶的美称。《文选。江淹。杂体诗。班倢妤》:「窃愁凉风至,吹我玉阶树。」唐。李白 玉阶怨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國語辭典》:金銮(金鑾)  拼音:jīn luán
1.翰林学士。因唐代翰林院与金銮坡相接,故美称翰林学士为「金銮」。
2.唐代宫殿。后亦泛称皇帝的正殿。金。元好问〈太常引。十年流水共行云〉词:「莫话洛阳春,更谁似金銮故人。」明。朱权《卓文君》第三折:「我本是临邛的酒徒,倒做了金銮的侍读。」
《國語辭典》:金銮殿(金鑾殿)  拼音:jīn luán diàn
原为唐代宫殿,后亦泛称皇帝的正殿。唐。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诗二首之一:「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老残游记》第一一回:「现在的天理国法人情就是坐在乌鸡国金銮殿上的个假王,所以要借著南革的力量,把这假王打死。」
《國語辭典》:润色(潤色)  拼音:rùn sè
1.修饰文句,以增加文彩。《论语。宪问》:「为命,裨谌草创之。……东里子产润色之。」《红楼梦》第四二回:「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
2.粉饰点缀。《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箱中韫藏百宝,不下万金,将润色郎君之装。」
《國語辭典》:羽仪(羽儀)  拼音:yǔ yí
1.古代天子、后妃出游时所陈卤簿旌旄之类。《资治通鉴。卷九五。晋纪十七。成帝咸康二年》:「执羽仪,鸣鼓吹。」
2.比喻贤人登用,为世仪表、表率。《新唐书。卷一六一。张荐传》:「真卿逮事四朝,为国元老,忠直孝友,羽仪王室。」唐。韩愈 燕喜亭记:「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不远矣。」
《國語辭典》:七宝(七寶)  拼音:qī bǎo
1.佛经中指七种珍贵的宝物,说法不一,如般若经指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为「七宝」。阿弥陀经则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玻璃、赤珠为「七宝」。
2.泛指多种珍宝。唐。李峤 诗:「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宝妆。」《宋史。卷一四九。舆服志一》:「东都旧制,辇饰以玉,裙网用七宝,而滴子用真珠。」
《國語辭典》:素琴  拼音:sù qín
无弦的琴。语出《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陶潜传》:「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后用以指琴。唐。元稹《莺莺传》:「素琴鸣怨鹤,清汉望归鸿。」
分類:加装装饰
《國語辭典》:凤毛(鳳毛)  拼音:fèng máo
1.凤凰的羽毛。
2.称誉人文采俊秀,能继承其父风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敬伦风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公服从大门人。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凤毛。』」
《國語辭典》:凤毛麟角(鳳毛麟角)  拼音:fèng máo lín jiǎo
比喻稀罕珍贵的人、物。明。汪廷讷《种玉记》第二九出:「驸马是凤毛麟角,公主是玉叶金枝,在钓惟缗,果然是王侯之配。」也作「麟角凤毛」。
《國語辭典》:云车(雲車)  拼音:yún chē
1.高车。为古时用来侦察敌城的楼车。《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云车十馀丈,瞰临城中。」南朝梁。沈约〈桐柏山金庭馆碑〉:「云车万乘,载旗旆之逶迤。」
2.画有云形的车。唐。王建〈宫词〉一○○首之九一:「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唐。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太平天子驻云车,龙炉勃郁双蟠拿。」
3.神人以云为车,故称神仙所乘的车为「云车」。《文选。曹植。洛神赋》:「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