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十恶(十惡)  拼音:shí è
古代最严重的十大罪行。《隋书。卷二五。刑法志》:「又置十恶之条……,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你药杀亲夫,这是十恶大罪哩!」
《國語辭典》:理障  拼音:lǐ zhàng
佛教指会障碍修行的错误思想。《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漢語大詞典》:八邪
佛教语。指反于八正道者。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维摩经·弟子品》:“不捨八邪,入八解脱。”《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梵螺吹处清三业,金罄敲时断八邪。”
《漢語大詞典》:邪执(邪執)
佛教语。谓坚持邪见而不能摆脱。大乘起信论:“为欲令众生,除疑去邪执。”《陈书·傅縡传》:“ 龙树 创其源,除内学之偏见; 提婆 扬其旨,荡外道之邪执。”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士有败行而无邪执,官有两可而少顽嚚。方略不足以济其奸,威信不足以和其众,此亦恶之退化也。”
《漢語大詞典》:邪津
佛教语。指邪见之所在。 唐 慧净 《杂言》诗:“扰扰三界溺邪津,浑浑万品忘真匠。”
《漢語大詞典》:边执(邊執)
佛教语。五见之一。指执着片面极端的邪见。分为二种。常见,认为我常住不变;断见,认为我可以不受果报。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此二种边执之所以起者,何也?由不识依佗起自性而然也。”亦作“ 边见 ”。《坛经·般若品》:“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絶,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明 袁宏道 《〈八识略说〉叙》:“谓娑婆非城邑者,边见之所执也。” 黄侃 《汉唐玄学论》:“佛説所以独据玄言上流者,正以离去边见耳;一堕边见,虽胜义亦终成土苴而已矣!”
《漢語大詞典》:邪见幢(邪見幢)
佛教指邪人所标榜的邪见,以大将之幢旗为喻。三论玄义:“善巧説法,燃正法炬,灭邪见幢。”《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但愿诸佛起慈悲,邪幢不久皆摧折。”
《漢語大詞典》:邪见网(邪見網)
佛教语。谓邪见参差交错如网。形容邪见深广。《智度论》卷十一:“是入邪见网,烦恼破正智。离诸清浄戒,唐苦堕异道。”亦省作“ 邪网 ”。大乘起信论:“行者常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於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