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踌躇陌上郎


《玉台新咏》卷一《古乐府·日出东南隅》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躇,使君遣使往,问是谁家姝。

例句

为报踌躇陌上郎,蚕饥日晚妾心忙。 汪遵 采桑妇

《國語辭典》:踌躇(躊躇)  拼音:chóu chú
1.犹豫不决。唐。白居易〈长恨歌〉:「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文明小史》第一一回:「踌躇了半天,终究委决不下。」
2.自得的样子。《儒林外史》第五二回:「毛二胡子接到家信,看完了,咂嘴弄唇,只管独自坐著踌躇。」
《国语辞典》:肚里踌躇(肚里踌躇)  拼音:dù lǐ chóu chú
心里犹豫。《水浒传》第九回:「林冲看了,寻思道:『敢是柴大官人么?』又不敢问他,只自肚里踌躇。」
分类:心里犹豫
《国语辞典》:踌躇不决(踌躇不决)  拼音:chóu chú bù jué
犹豫而不能做下决定。《东周列国志》第七一回:「景公口虽唯唯,终以田陈同族为嫌,踌躇不决。」也作「踌躇未决」。
《国语辞典》:踌躇未决(踌躇未决)  拼音:chóu chú wèi jué
犹豫而不能做下决定。《隋唐演义》第八三回:「但恐贵妃与虢夫人不舍他,因此踌躇未决。」也作「踌躇不决」。
《國語辭典》:踌躇满志(躊躇滿志)  拼音:chóu chú mǎn zhì
自得的样子。《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國語辭典》:首鼠  拼音:shǒu shǔ
迟疑、踌躇。《汉书。卷五二。灌夫传》:「与长孺共一秃翁,何为首鼠两端?」《三国志。卷六四。吴书。诸葛恪传》:「缓则首鼠,急则狼顾。」也作「首施」。
《漢語大詞典》:回迟(迴遟)
踌躇;徘徊。 晋 陆机 《挽歌诗》之二:“哀鸣兴殯宫,迴遟悲野外。”
分類:踌躇徘徊
《漢語大詞典》:迟伫(遲佇)
犹踌躇。 唐 王翰 《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香扇斜开九华照,含情迟佇惜韶年。” 明 汤显祖 《与曾金简》:“迴鴈有音,迟佇无尽。”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踌躇可作迟佇,又可作跢跦。”
分類:踌躇
《國語辭典》:踌伫(躊佇)  拼音:chóu zhù
徘徊不前。南朝宋。鲍照〈代棹歌行〉:「惊波无留连,舟人不踌伫。」
分類:踌躇徘徊
《漢語大詞典》:蹴躇
踌躇;犹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门客故意再三解劝,强他拿去,公子蹴躇不安,惟恐他不受。”
《國語辭典》:容与(容與)  拼音:róng yǔ
1.徘徊犹疑。《楚辞。屈原。九章。思美人》:「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文选。班昭。东征赋》:「怅容与而久驻兮,忘日夕而将昏。」
2.安閒自得。《楚辞。屈原。九歌。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隆中三顾客〉词:「纶巾羽扇容与,争看列仙儒。」
《國語辭典》:支吾  拼音:zhī wú
1.抵抗、抗拒。《旧五代史。卷一三六。周书僭伪传三。孟知祥传》:「与遂、阆兵合,则势不可支吾。」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逼得他忍饥受冷,并不敢半句支吾。」也作「枝梧」。
2.应付、对付。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端详了你上马娇,怎支吾蜀道难!」《水浒传》第九回:「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患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
《國語辭典》:支吾  拼音:zhī wu
用含混牵强的言语,应付搪塞他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胡说!世间不信有这等巧事,他家失去了十五贯钱,你却卖的丝恰好也是十五贯钱,这分明是支吾的说话了。」《红楼梦》第七三回:「你们查的不严,怕得不是,还拿这话来支吾。」
《國語辭典》:趑趄  拼音:zī jū
想前进却又不敢。晋。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
《漢語大詞典》:趑雎
亦作“ 趑趄 ”。亦作“ 趑趣 ”。亦作“趦趄”。 犹恣睢。狂妄、凶暴;放纵肆扰。晋书·华谭传:“ 蜀 人服化,无携贰之心,而 吴 人趑雎,屡作妖寇。”《魏书·崔楷传》:“ 定州 逆虏,趑趣北界; 鄴下 兇烬,蚕噬腹心。”魏书·乐志:“ 晋 氏失政,中原纷荡。 刘 石 以一时姦雄,跋扈 魏 赵 ; 苻 姚 以部帅强豪,趦趄 关 辅 。”《隋书·高祖纪上》:“ 陈頊 因循伪业,自擅 金陵 ,屡遣丑徒,趑趄 江 北。公指麾藩镇,无不摧殄。”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知己恶及第:“ 隐 禀性趦趄, 沆 之门吏家僕靡不恶之。”
《國語辭典》:忸怩  拼音:niǔ ní
惭愧难为情或不大方的样子。《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公子仰首降阶,忸怩而避。」《聊斋志异。卷一。瞳人语》:「士人忸怩,吃吃而言。」也作「忸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