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授命  拼音:shòu mìng
1.献出生命。《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抱朴子。外篇。博喻》:「徇名者,不以授命为难。」
2.任命。如:「总统授命阁揆,综理国政。」唐。苏颋 依王公等请上尊号制:「朕闻天授命者,为天所予。人归德者,为人之主。」
3.赋予生命。汉。刘向《古列女传。卷八。梁夫人嫕》:「皇天授命,育生明圣,托体陛下。」
4.接受命令。《三国志。卷一八。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阎温》:「庞德授命叱敌,有周苛之节。」《宋史。卷四六八。宦者列传三。童贯》:「君在京师时,亲授命于王所,自言必成功,今难之,何也?」也作「受命」。
《國語辭典》:死难(死難)  拼音:sǐ nàn
殉难,遭遇灾难而死。《新唐书。卷一七九。李训传》:「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安,无伏节死难者。」
《國語辭典》:四柱  拼音:sì zhù
1.人的生辰,年、月、日、时。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一折:「你把那先天周易细循环,将我那五行四柱从头算。」
2.旧时官署交代款项的帐簿。可分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项。《福惠全书。卷九。编审部。查原册》:「今次编审,先取前届印册,勘阅管收除在四柱。」也称为「四柱册」。
《國語辭典》:归元(歸元)  拼音:guī yuán
元,首也。归元用以比喻被杀了头。唐。陈鸿《长恨传》:「明年,大凶归元,大驾还都。」也作「归寂」。
《國語辭典》:诞圣(誕聖)  拼音:dàn shèng
古时称皇帝的出生。唐。陈鸿《东城老父传》:「昭成皇后之在相王府,诞圣于八月五日。」
《漢語大詞典》:生月
(1).出生的月份。《北史·袁充传》:“至於本命行年,生月生日,并与天地日月、阴阳律吕运转相符,表里合会。”
(2).月亮升起。 宋 朱熹 《同安官舍夜作》诗之一:“官署夜方寂,幽林生月初。”
《漢語大詞典》:出命
献出生命。 汉 蔡邕 《被收时表》:“臣愚戇,出命忘体,不顾后患,讥切公卿,内及宠近,区区欲答上问,救怪异,为陛下图康寧之计而已。”《后汉书·杜诗传》:“臣伏覩将帅之情,功臣之望,冀一休足於内郡,然后即戎出命,不敢有恨。”后汉书·张纲传:“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埽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
分類:出生生命
《國語辭典》:同甲  拼音:tóng jiǎ
岁数相同。宋。苏轼〈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诗:「旧游到处皆苍藓,同甲惟君尚黑头。」《聊斋志异。卷六。江城》:「翁有女,小字江城,与生同甲,时皆八九岁。」也作「同庚」。
《漢語大詞典》:本元
(1).元气。古代有的学者认为创造天地万物的是一团混沌的元气,为天地万物之本,故曰“本元”。 汉 张衡 《灵宪》:“昔在先王,将步天路,用之灵轨,寻绪本元。”
(2).元气。指人的精神,生命力。 唐 吕岩 《五言》诗之十四:“万物皆生土,如人得本元。”《官场现形记》第四九回:“ 张守财 一介武夫,本元虽足,到底年轻的时候,打过仗,受过伤。”
(3).指故土,出生地。 宋 苏轼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诗:“此生念念随泡影,莫认家山作本元。”
《國語辭典》:土产(土產)  拼音:tǔ chǎn
1.本地所生产。唐。许棠 送龙州樊使君诗:「土产唯宜药,王租只贡金。」
2.本地所出产的物品。《新唐书。卷一八○。李德裕传》:「物非土产,虽力营索,尚恐不逮。」也称为「土货」、「土物」。
《漢語大詞典》:出死
效死;献出生命。《商君书·赏刑》:“夫固知愚、贵贱、勇怯、贤不肖,皆知尽其胸臆之知,竭其股肱之力,出死而为上用也。”史记·礼书论:“孰知夫出死要节之所以养生也。”《后汉书·郎顗传》:“臣备生人伦视听之类,而禀性愚愨,不识忌讳,故出死忘命,恳恳重言。”
《漢語大詞典》:草迷
指婴儿出生时无啼哭声。《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不啼》:“小儿生下不能啼,俗语名之为草迷。”注:“儿生落地,啼声即发,形生命立矣。有不啼者,俗云草迷。多因临产时生育艰难,以致儿生气闭不通,所以不啼也。”
《漢語大詞典》:洗儿(洗兒)
(1).旧俗,婴儿出生后三日或满月时替其洗身,称“洗儿”。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六三:“中尉传闻三日宴,翰林当撰洗儿文。”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载:“上闻后宫欢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 禄儿 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 清 郑珍 《江边老叟》诗:“鞠躬但道客难得,室后呱呱方洗儿。”
(2).把刚生下的婴儿溺死。 宋 王得臣 麈史·惠政:“ 闽 人生子多者,至第四子,则率皆不举,为其貲产不足以赡也;若女则不待三,往往临蓐,以器贮水,纔产即溺之,谓之洗儿。”
《國語辭典》:丧元(喪元)  拼音:sàng yuán
元,头也。丧元指被杀身亡。《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六》:「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三折:「便捐生何足骇?常言道勇士丧元无害。」
《國語辭典》:超生  拼音:chāo shēng
1.投胎为人。如:「永世不得超生。」《西游记》第一三回:「我在阴司里苦难难脱,日久不得超生。」《红楼梦》第二八回:「就便死了,也是屈死鬼,任凭高僧高道忏悔,也不能超生。」
2.宽宥其生命。常用于祈求他人怜悯救助。《红楼梦》第六七回:「只求奶奶超生!奴才再不敢撒一个字儿的谎。」《文明小史》第一回:「连忙自己摘掉帽子,爬在地下磕响头,嘴里说:『大人恩典!大人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