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73,分139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道路
闻道
道人
吾道
有道
大道
道德
一道
天道
道者
莫道
古道
道士
不道
学道
《國語辭典》:道路  拼音:dào lù
1.地面上供人车通行的路,通称为「道路」。
2.办法或门路。《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慕政听得有这许多道路,也就打断了投海的念头。」
3.一事进行的动作及步骤。《红楼梦》第三四回:「又摸不著他的道路,因此各处察访。」
4.生意。《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闻得贩漆这项道路颇有利息,况又在近处,何不去试他一试?」《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年三十馀,觉得心里不耐烦做此道路,告脱了在本县去,别寻生理。」
《國語辭典》:闻道(聞道)  拼音:wén dào
追求知识学问。唐。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國語辭典》:道人  拼音:dào rén
1.修道或得道的人。《三国演义》第九回:「忽见一道人,青袍白巾,手执长竿。」《西游记》第二一回:「大圣直至门前,见一道人,项挂数珠,口中念佛。」
2.寺院里的侍役。《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道人报与长老知道。长老将自己龛子,妆了可常,抬出山顶。」
《漢語大詞典》:吾道
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书》:“闻 孙逸仙 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分類:学说主张
《國語辭典》:有道  拼音:yǒu dào
1.称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礼记。礼器》:「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汉。张衡〈西京赋〉:「招有道于侧陋,开敢谏之直言。」
2.有学问道德。《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序》:「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
3.政治清明、天下太平。《论语。卫灵公》:「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金瓶梅》第四八回:「值圣明有道之世,老翁在家康健之时。」
4.汉代举士科目之一。《后汉书。卷六八。郭符许列传。郭太》:「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
5.合理。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公羊传。桓公十一年》:「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
6.书函中常用作对人的敬称。
《國語辭典》:大道  拼音:dà dào
1.大路。如:「国家必须在稳定中求成长,在成长中求进步,才能迈向康庄大道。」
2.天地间的理法。《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文选。曹植。赠丁翼诗》:「君子通大道,无愿为世儒。」
《國語辭典》:道德  拼音:dào dé
人类共同生活时,行为举止应合宜的规范与准则。《易经。说卦》:「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國語辭典》:一道  拼音:yī dào
1.唯一的方法。《吕氏春秋。开春论。爱类》:「利民岂一道哉?当其时而已矣!」《商君书。更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2.一条通路。《北史。卷九七。西域传。序》:「自玉门度流沙,北行二千二百里至车师,为一道。」唐。储光羲〈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诗之二:「深林开一道,青嶂成四邻。」
3.一起、一并。唐。李白 秋浦歌一七首之一三:「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四出》:「且打交你尘簌簌,一道与男女揣个骨看。」也作「一道儿」。
4.量词。如:「一道菜」、「一道公文」、「一道彩虹」。
《國語辭典》:天道  拼音:tiān dào
天理、自然的法则。《书经。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國語辭典》:天道  拼音:tiān dao
1.天气、气候。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暑天若穿了他,清凉透骨。此去天道渐热,正用得著。」
2.时分。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嫂嫂,更深半夜,你一个妇人家,这早晚天道,也不是你来的时候。」
《国语辞典》:道者  拼音:dào zhě
庙里的工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相公可到我庵中作寓,早晚可以攻书,自有道者在外打斋,不烦薪水之费。」
分类:道者工人
《国语辞典》:莫道  拼音:mò dào
不要说、不用说。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词:「莫道不消魂,帘捲西风,人似黄花瘦。」也作「莫说」。
分类:不用说
《國語辭典》:古道  拼音:gǔ dào
1.古代淳朴厚道的风俗习惯。后称守正不阿的人为「古道」。宋。文天祥〈正气歌〉:「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2.古代学术、政治等的道理、方法。如:「他遍读古书,并钻研古道。」
3.古旧的道路。《三国演义》第九九回:「汝二人先引一千兵去守陈仓古道,以当魏兵。」
4.戏台上通往后台的左右门。也称为「古门道」。
《國語辭典》:道士  拼音:dào shì
1.信奉道教的人。也称为「道流」。
2.方士、仙人。晋。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二:「青溪千仞馀,中有一道士。」宋。苏轼后赤壁赋〉:「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
3.泛称有道之士。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古之道士有言曰:『将欲无陵,固守一德。』」
《國語辭典》:不道  拼音:bù dào
1.不行正道或不按常理行事。《左传。僖公二年》:「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葛君不道,苦虐其民。」
2.不谈。《荀子。非相》:「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唐。姚合 送李廓侍御赴西川行营诗:「不道弓箭字,罢官唯醉眠。」
3.不管、不顾。唐。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词:「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4.不觉、无奈。宋。欧阳修 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词:「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
5.不料、没想到。唐。杜甫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之四:「不道诸公无表来,茫然庶事遣人猜。」《醒世恒言。卷二六。薛录事鱼服證仙》:「不道却感了些风寒凉,遂成一病。」
《國語辭典》:学道(學道)  拼音:xué dào
职官名。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的官。也称为「学政」。
《國語辭典》:学政(學政)  拼音:xué zhèng
1.有关教育的一切事务。《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2.职官名。为清代提督学政的简称,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见《清史稿。卷一一六。职官志三》。也称为「大宗师」、「学道」、「学台」、「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