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三聚
佛教语。即三聚净戒,指三种清净的戒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见四分律。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记序》:“惧六和之紊绪,悼三聚之乖宗。”
《漢語大詞典》:净福
指佛门清净之福。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大倾财宝,同修浄福。”
分類:佛门清净
《漢語大詞典》:心莲(心蓮)
佛教语。指心,即清净心。谓其清净如莲花,故称。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意树登空花,心莲吐轻馥。”
《漢語大詞典》:静慧
佛教语。安静之智慧;清净之智慧。 隋炀帝 《与释智顗书》之二二:“ 玉泉 创立道场严整,禪众归集,静慧日新。”
《漢語大詞典》:心台(心臺)
佛教语。指清净之心。以其洁净如明镜台,故称。语本《坛经·行由品》:“﹝ 神秀 ﹞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臺…… 慧能 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臺。” 唐 白居易 《赠草堂宗密上人》诗:“口藏宣传十二部,心臺照耀百千灯。”
《漢語大詞典》:静业(静業)
佛教语。即净业。清净的善业。 唐 骆宾王 《和王记室从赵王春日游陁山寺》:“四禪明静业,三空广胜因。” 陈熙晋 笺注:“ 唐高祖 《禁行刑屠杀詔》:‘释典微妙,浄业始於慈悲;道教冲虚,至德去其残杀。’”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文章本静业,故曰‘仁者之言蔼如也’。”
《漢語大詞典》:心城
佛教语。比喻外缘不入的清净禅定之心。《华严经·入法界品》:“ 寳眼浄天 告 善财 言:应守护心城,离生死故。”
《漢語大詞典》:性心
佛教语。真心。即自性清净心。《楞严经》卷一:“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迴是中,自取流转。”参见“ 心性 ”。
《國語辭典》:心性  拼音:xīn xìng
本心、性情。《西游记》第二三回:「那呆子虽是心性愚顽,却只是一味懞直,倒也有些膂力,挑得行李,还看当日菩萨之念,救他随我们去罢。」《红楼梦》第四九回:「凤姐冷眼敁敠岫烟的心性为人,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样,却是个温厚可疼的人。」
《国语辞典》:薰脩  拼音:xūn xiū
道家对于心性的修鍊,期使心趋于清净。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既而四空妙定,薰脩已成;八解明心,庄严斯满。」
《漢語大詞典》:梵门(梵門)
清净的法门。指佛门。 唐 李峤 《为魏国北寺西寺请迎寺额表》:“宏济深於冥境,薰修入於梵门。”
《漢語大詞典》:梵事
清净的佛事。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 育王 奔命,扫地户而献神兵;梵事驰心,感天官而下灵匠。”法苑珠林卷四八:“或为梵王,善弘梵事,得大禪定。”
分類:清净佛事
《國語辭典》:洁敬(潔敬)  拼音:jié jìng
以洁净的食物敬谨的祭祀,极言祭祀的恭敬。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一。九嶷山庙》:「衡阳山、九嶷山皆有舜庙,每太守修理,祭祀洁敬,则闻弦歌之声。」
分類:清净恭敬
《漢語大詞典》:净律
佛门清净的戒律。 明 高启 《赠朱山人》诗:“学僧持浄律,避客録奇方。”
《漢語大詞典》:枕流耳
谓江湖隐者的清净之耳。 宋 陆游 《幽居示客》诗:“聊将枕流耳,静听属私蛙。”参见“ 枕流漱石 ”。
分類:清净
《國語辭典》:枕流漱石  拼音:zhèn liú shù shí
形容高洁之士的隐居生活。参见「枕石漱流」条。明。汪錂《春芜记》第二出:「湖海伴渔樵,任尘埃暗宝刀,枕流漱石吾堪老。」
分類:隐居山林
《漢語大詞典》:光毫
佛教语。谓佛陀眉间白毫放出的清净之光,为三十二大人相之一。《法华经·序品》:“尔时佛放眉閒白毫相光。”后用以指强烈的光芒。 明 冯梦龙 山歌·剑:“一张宝剑寄多娇,龙泉三尺放光毫。”